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A - 楊癸齡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被客運蜿蜒著,緩緩遠離燠熱嘈雜的嘉義市區。車輪沿著去年被風災幾乎毀去的阿里山公路慢行,地勢漸漸走高、氣溫逐漸低降,撲向鼻息的是不屬於都市的氣息,那是是青草的香味。顛顛簸簸,隨身帶著十幾公斤的行李與攝影器材,我們暫時離開學校課業的煩擾,出走,到瑪納。

  瑪納的名字聽起來很美,卻不是想像中鄒族原民部落個名稱,而是一個有機蔬菜產銷班,也算是當地農民的互助會;阿里山鄉盛產蔬菜、茶葉、竹筍,但蔬菜批發價格低,這些鄒族的原住民並不就此束手待斃,在與輔仁大學育成中心的合作下,找到一條雙贏的出路:有機栽培。首先,「有機」的品質保證可以提高作物的單價、避開市場惡性競爭,區隔消費對象,再者,無毒的種植方法可以涵養土地,留給後代子孫永續經營。

  「有機栽培」,聽起來很簡單的口號,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酸,目前山上的土地大多已被化學農藥污染,光是整地、調養就要花掉好些年,在期間根本沒有收成可言,且若是新手上路,往往也無法準確拿捏使用資財(有機肥料)的份量與時機,我們就聽到班員耀祖大哥在班會上的報告:「這批高麗菜種下去三千顆,大概收不到一籃吧!」有人說「做農的,就是看天吃飯」,這句話也是一點不假,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讓阿里山在一天之內就降下一整年份的毫雨,原住民的保留地被無情地沖刷,班員們當季的心血多毀於惡水之中,有的班員甚至就此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從「一個問題」談起

  「這麼辛苦又損失這麼多,你們怎麼辦?」

  這是我甫聽聞班員的辛酸血淚時,脫口而出的第一個問題。然而,我根本問錯了問題,或該說我是站在自己的框架意識裡,問了個愚蠢的問題。後來才漸漸明白,對這些阿里山的原住民來說,他們自有一套順應生活的韌性,他們並不讓自己永遠沉浸在收支計較的思考困境裡,否則「怎麼種算起來都是賠錢的」,計較那些「是漢人才有的想法」!面對困境,他們選擇樂觀生活、彼此幫助、善待土地。

  這個故事對我的衝擊頗大,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帶著某種成見在看待他們,我帶著由上而下的視角,拿著傲慢框架中的「問題」在採訪他們。在新聞系待了四年,再加上一年多的研究所訓練,「採訪」已經習慣成自然,之前卻少有機會如此反省;過去我一直認為「採訪」是蒐集事實的專業,將採訪到的訊息重   整後再傳予大眾,是我們傳播科系應培育的專業技能,但採訪(或拍紀錄片)這個行為本身竟只是「採集資訊、發現問題」嗎?我們何有資格帶著我們傲慢的知識去試圖「發現他們的問題」?或者再深入地問,當我們使用「數位落差」這個詞,就已經選擇了一個位置,認為他們之於我們是有「差距」的,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追上這個差距」。

 

經驗與知識

  現在回想,還頗慶幸當初安排了這一場出走,回到學校後,我的學習與思考都圍繞著在阿里山所經歷的一切而轉,我看待生命的角度也因此有了變化。

  社會科學領域關心人的經驗,傳播學門隸屬社會科學範疇,研究思考也應從個人經驗出發。在瑪納的這兩個星期,是我們暫別生活的出走,與鄒族原住民的相遇,碰撞出我們生活經驗的改變,透過採訪與互動,我們相當程度也接近、傾聽了他們的生活經驗,他們的經驗不該只是我們取用即棄的「資訊」而已,而應有更多意義。作為一個研究生,我也期待自己對這個意義有更深刻的反思與闡述,進而形成主體存在的「知識」。

  曾聽人提過一個觀點:「經驗」、「知識」的關係就似「陰」與「陽」,在《易經》與《道德經》中都曾提到「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的概念,陰與陽乍看雖然對立,卻是相生互化的關係。經驗與知識也相同,它看起來是對立的概念:一個(群)人的生活經驗常被認為是主觀而不理性的,殿堂中的(科學)知識卻被認為是精鍊而純粹的(例如:在自然科學的主張中,它宣稱自己具有科學性質,知識應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但現象學的主張卻開始質疑,若實驗結果可以超越人的經驗,過程又能如何宣稱?根基是什麼?就現象學的觀點而論,所謂「自然」指的是人類生活世界的自然,研究者不能先做任何預設,必須讓事物去呈現它自為的狀態。總結而論,社會科學的重要關鍵正是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社會科學因此正建立在經驗的研究上,而不該僅著重「實驗的結果」。

  在這個認識論下,我們與瑪納班員的互動過程將產生我們彼此經驗的交流,經驗的意義就存在於文本(我們的田野筆記、部落格文章、紀錄片,甚至這份心得報告)中,如果可以就這些文本詳加研究,也必然有所獲。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相互依靠的有機體,研究所的訓練就是「個人經驗得以被仔細考究」的過程,經驗形成知識的過程意義將成為人類寶貴的資產。

 

結語

  總結而論,我們前往阿里山部落的歷程、與瑪納班員的經驗交流,並不全然只是「探問資訊」或「發現問題」而已,它該當是一種生命經驗的交換與流傳。透過整個採訪記錄的過程,這些班員們經歷、回憶、重述、整理組織他們的生命經驗,在訴說的過程中又重新經歷了一次生命歷程,而我們也在與他們生命交會的端口,跟著他們的腳步,一同重新走過那些點點滴滴。

  客運已經駛離,那屬於瑪納的生活節奏亦是,但早在茶香湮漫的阿里山上,我們與瑪納的原住民朋友交會、分享了生命的故事,他們的生活經驗亦就此轉化,化成為引領我們繼續前進的知識。

作者小檔案

楊癸齡
政治大學

楊癸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

生在涼涼的十一月,天蠍座B型,興趣是打籃球、看小說、與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