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新來義部落 - 林季柔

在參加「蹲點‧台灣」之前,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原住民部落,一直以來都很好奇歷史課本上提到的貴族階級、母系社會、豐年祭等漢人不常見的社會制度和節慶,這次有幸能走進部落一探究竟,實在讓人興奮激昂!

 

  剛進新來義的幾天部落下著細雨,孩子的活動力不減反而戰鬥力滿點。還記得我們打著傘希望孩子別淋濕感冒,孩子卻大聲的說:「我們是原住民,我們不怕水!」,某種野性竄出,聽起來格外熱血,很想就這樣拉著大家到雨中奔跑跳躍。在新來義的這17天我們常和孩子廝混在一起,很喜歡他們不傲嬌、真誠、直接的性格,騎著比自己大上三倍的腳踏車跟我們一起在路上奔馳,跌倒了不會大哭討拍,而是站起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受傷然後把車扶起來,說著:「我沒事。」。還記得有一次早晨醒來,門鈴瘋狂地響著,住進社區的我們其實很害怕,畢竟兩個女孩住在陌生的環境,屋主也特別交代別讓人隨意進出房子,往窗外一看,原來是孩子一早來找我們玩。其實有點緊張,害怕一打開門就全部衝進來了,也充滿疑惑他們怎麼知道我們住在這邊?大家都知道我們住在這邊的話會不會發生危險?心裡全是害怕。我打開了門和大家說早安,他們乖乖站在門口問著要不要出去玩,有禮貌地問著可不可以進去參觀,我很驚訝也很欣慰,我說:「沒有辦法讓大家進來玩,抱歉這不是我們的房子」,孩子們回應:「好吧,那你快點出來,我們在外面等。」新來義和台北的孩子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就是不會「講不聽」,與他們對答發現話語中時常同理對方,更不會哭鬧做出無理的要求,雖然這17天都和孩子走在一起,但總覺得是一群非常成熟的大學生,殊不知可能都是國小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大家互相知道彼此住在哪兒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一種「關係不錯」的象徵,聽孩子們回憶起山上的日子,原來通常不會有人將門上鎖,每一戶都在院子乘涼,期待每一次聚集,一起聊聊天。

 

  在社區的日子裡我們是兩個備受關注的異類,真正與居民相處才發現自己的長相、口音與原住民差異甚大。其實這樣的格格不入使人焦慮,從一開始的焦急、碰壁與挫敗,一度想放棄,中途還打給佳儀求救。電話中的我們講到紅了眼睛,花了好一段時間振作,但我想是值得的,我們不想掩蓋自己是「外來」的事實,不能將自己是外人當成藉口,體悟到必須大方接受這件事才能好好向大家介紹自己。過程也許辛苦,但發現其實持續不斷的努力是會被看見的,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微笑就對了!用最誠摯的態度厚著臉皮發問、學習,將會得到更多火花,不嘗試的話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默默錯過。非常慶幸這些難能可貴自己可以克服,跟著青年們到處唱歌跳舞參與祭典、活動,這一切都是經歷,原來慢慢來總會好好的解決,不知不覺又成長了一回。

作者小檔案

林季柔
台北大學

我是林季柔,今年21歲,目前就讀北大社工系,個性爽朗直率,有點人來瘋,喜歡充滿正向能量的事,探索事物,希望可以成為一 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