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 - 陳昱儒

以水下文化資產為名,來玩場大地藝術

「蹲點前,從沒想過自己會如此出乎意料的喜歡上這片海洋。」

錄取桃園新屋愛鄉協會後,看著與它相關的關鍵詞:石滬修築、文創市集、食農/漁小旅行、工作假期、地景藝術節;和可以服務的項目:協助活動籌辦、網路行銷、宣傳片拍攝、平面設計等等,當時以為吸引自己的,是我能做的動詞而非受詞——石滬,然而石滬卻是15天後,讓我想再蹲下去的理由。

 

十五個看海的日子

 

「協會如何在石滬復育的過程,融入藝術駐村,創造社區新價值。」這是我為這15天蹲點的所見所聞,寫下的註解。

又再次在海邊生活上好一段時間,拿著鏡頭,替臺灣的汪洋拍些寫真。除了拍攝石滬宣傳片和修築教學示範片的服務工作外,成為協會的跟班是我們在新屋的日常。有活動就跟,例如參加國際石滬學術研討會、夜探、修築石滬、製作地景藝術節的裝置、修復地景作品永生海、跑宣傳行程… …等;沒活動的時候,就走進社區田野調查,找在地人訪談,順便拍紀錄片的素材。

 

 

站在石滬肩上的愛鄉人

 

六年前的新屋愛鄉協會,以社區守望相助為目標,如今卻意外走上文化這條路,不僅展開石滬的田野調查、成立繪畫班、舉辦石滬繪畫策展、投入各式藝文活動、參與地景藝術節籌辦、策劃在地小旅行/小農市集/文創產業等,甚至即將發展民宿和工作假期體驗。

 

如此規模著實讓人讚嘆,畢竟組織是社區發展協會,在資源上僧多粥少,且理事長說,協會成員多半是志工性質,人力、資金條件有限,而築石滬耗工費時,需要大筆經費,還必須仰賴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協會難以克服的痛點,每天只有兩次退潮的機會能下海,若是其中一次遇到半夜,也因沒有足夠照明而不適;冬天刮東北季風亦不可能長時間在海邊,而夏天的颱風更經常將辛苦築好的滬堤吹崩。不僅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與人交涉更是一大考驗,每口石滬皆有滬主,協會的修復行動必須經其同意,其中的利益關係,使協會推行石滬修築的體驗活動、小旅行等更加不易。

 

不求贏,但求好

然而艱辛的路程,才更彰顯協會一路扶持的可貴,憑著六年來不斷的協商與爭取,累積出今日的成績,無論是組織內部的凝聚力、發展的速度與價值... …,其實完全不輸那些社會企業。它像是一場溫柔革命,不吵不鬧地用有效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秉持「不求贏,但求好」的精神,在社區、政府、大眾三者間,找到合宜的生存模式。這在台灣社區發展現況中是極難走的一條路,地方居民不關注、政府補助和資源少、再加上願意投身社區的往往是經濟負擔不大的中壯年。「經濟產值和未來發展可塑性太低了」這是多少青年心中的吶喊,然而時代演變,很多時候社區需要青年的創意與觀察,因此唯有規劃出好的商業模式,才能抑止社區陷入惡性循環,而這正是本趟蹲點當中,我們和理事長重點交流的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口石滬

200多年前,漁民憑藉觀察和經驗累積,得知修築石滬,就能利用潮汐捕魚,並能以其維生,因此曾經盛極一時。民國50年後大型捕魚機械興盛了,海洋污染問題也加劇,石滬的經濟產值儼然銳減。我曾思考,石滬消失了對環境平衡、對生態、對自然能產生多大影響,真有如此要緊?這趟蹲點的觀察發現,不應僅是自然考量,而是它的存在,著實凝聚著在地人的情感,更帶來文化韻味、觀光潛力、和文創商機。近幾年,桃園市府舉辦地景藝術節,讓石滬得以浮上檯面,使這股環境藝術能量在桃園、在新屋蠢蠢欲動,追上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或瀨戶內海藝術祭的日子,指日可待。

 

有種日常叫蹲點

有種日常叫蹲點,一段讓曬痕有價值、讓汗流得有意義的時光。這趟蹲點不僅一邊長知識,一邊完成紀錄片拍攝,更同時思辨關於海洋或土地,是如何與生活其上的人們發生一連串的關聯,先民的智慧是如何傳承,而這一切又是如何在工業發展後,人類為求經濟成長而以荒謬姿態傲視自然。「經濟開發」、「自然和文化」與「地方價值」三者間,如何找到和諧與永續的生存方式,這從來就不容易,所以看見社區正膠著時,總是百感交集但更多的是感動,甚至因為這份感動,願意跳進去一起創造更多更多。

 

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多優越的生活機能,而是一個兼容城市記憶和宜居的家園。而這脈絡,需要仰賴在地生長的我們重視和守護;這是願景,更是責任。 因此我喜歡大海成為景深的對焦處,喜歡浪花反覆打濕腳踝,喜歡守護石滬的人們認真的精神,喜歡藝術滋養著這片海與土地。這個暑假,我的台灣地圖中多了一個未來能再經常奔馳的地方,期待來日繼續將青年力量引入社區,用扎實的田野在下個15天裡,越來越高強度的認識社區。

作者小檔案

陳昱儒
東吳大學

1997,臺北人,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一名為視覺影像、為文字、為劇場賣肝的女子,過著寫實與美學的法律人日常。聽獨立樂團、談女權、談性別、談文化、談城鄉、談社會設計、談不曇花一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