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新竹谷立部落 - 劉宇真

剛到部落的那一天,我跟以庭都很拘束,雖然部落有很多跟我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但初來乍到的我們有些害羞退縮,即便知道有任務在身,應該用最短的時間熟悉環境,進入狀況,我們依舊很想躲在自己的圈圈中,不敢主動出擊。當晚就寢前,我們倆窩在房間進行檢討會,打定主意從第二天起轉換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進駐部落,我們的部落生活也終於正式展開。

 

部落的生活,幫忙阿婆照顧小孩,跟理事長他們到農場走走看看,甚至在田裡幫忙簡單的工作,在部落的電腦教室教小朋友們簡單的電腦操作、上網,或是使用中華電信提供的DV進行拍攝剪輯。

DSC00045拷貝.jpg

進入部落體驗了和過去迥異的生活──遠離自己熟悉的科技與便利,到距離最近的市區還要近兩小時車程的深山,沒有便利商店,沒有麥當勞飲料店,有的只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樹;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有的只是層層疊疊的山峰和遍地新鮮又美味的蔬菜;沒有車輛馳騁呼嘯的聲音,有的只是此起彼落的狗吠蟬鳴;過去在台北,動輒一兩點、三四點就寢,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啟動電腦;在部落每天六七點自動會清醒,起床的首要工作不是刷牙洗臉更衣,而是到隔壁幫忙餵哈哈(理事長家的黃金獵犬);過去從來不跟動物打交道,以往同學們看著貓狗說「好可愛喔」,我頂多在旁笑笑,絕對不會動手,上了部落漸漸習慣無論走到哪都有阿公阿婆家的忠狗護送,看到哈哈總是要親暱的摸摸頭,跟他說兩句話才繼續手邊的工作。在這裡,事物充滿了新鮮與驚奇感,和自己過去熟悉的環境,生活的方式都大相逕庭,像是活了二十年第一次「跨」出台北市。

 

從小在都市長大,習慣人與人之間客套的距離感,習慣了客氣的推拖謙讓,想不到在部落有了不同的感受。記得有一次,和阿公阿婆一家用過晚餐,我順手收拾桌上的碗盤,拿到廚房收拾整理,阿婆見狀說:「宇真~放著我來洗就好了!」,我笑說沒幾個碗盤,我也不過順手洗洗沒什麼,阿婆聽了笑笑的說:「好啦!那就謝謝你囉!」雖然幫忙洗碗收拾不是隨口的表面話,但面對阿婆如此坦然的將一切交給我,反而有些意外,因為過去成長的環境,我原以為阿婆會說:「唉呀~那怎麼好意思」,這時候雙方必定還要再推拖客套一番,想不到如此簡短的結束對話。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卻又有些開心,覺得自己有點像阿婆的孫女,像他們的家人,他們可以坦然的接受好意,讓我幫點小忙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另外還有一次,我們跟理事長夫婦上農場,聊著聊著講到我們擔心以後再上部落會很麻煩他們,理事長頓時嚴肅的說:「什麼麻煩?講麻煩就是外人耶!在泰雅族的文化裡是沒有「外人」這個字的。」他說平常有客人來訪,當邀請客人一起用餐,對方也大方接受,這種感覺非常好,覺得對方把自己當家人一樣,他們就喜歡這個樣子。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開始有些了解,在這個地方不需要多餘的客套或扭扭捏捏,吃飯就大大方方的坐下,就是這麼的直來直往,他們不會跟你客氣,所以自己也不需要跟他們客氣,比起山下的生活,這樣的相處模式讓人覺得輕鬆多了。

 

在部落裡,我們看到了許多資源進駐,長榮大學原住民團契、博幼基金會、耕莘服務團以及中華電信基金會等等。這和我們當初的想像有些出入,我們想像中的「部落」應該是個資訊和資源都相當貧乏的地區,想不到實際上並非如此。暑假期間阿公阿婆家相當熱鬧,因為幾個孫子都交給老人家帶。寄宿在阿公阿婆家,也碰巧讓我們看到小孩們貪玩不想上博幼和耕莘的暑期課輔而引發的紛爭。因此,讓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團隊帶著資源進入部落,用意大多是為了改善城鄉落差,提升部落孩子們的競爭力,但在部落裡的人也是用一樣的想法看待這些團隊及資源嗎?聽部落的人說,耕莘和博幼都是有經驗的團隊,每年暑假都會在附近的幾個部落服務。我們思索,會不會因為這些資源一直以來都存在,漸漸地部落的人們覺得資源的輸入理所當然,反而不重視這些機會。也許並非不重視,只是念書相較於玩樂總是較索然無味的,時間一長難免會困惑「念書是為了什麼」,眼看長輩親友們大多學歷不高,孩子們自然而然不會認定念書是自己未來的唯一出路,既然不在乎那一紙成績,課輔班的參與出席也就不是那麼重要。

 

因此,究竟該怎麼做,這些資源才能被有效利用?

DSC00006.JPG

我們認為絕對不僅僅是將資源引進部落這麼簡單。例如這次中華電信基金會提供石磊部落寬頻網路和新舊電腦數台,希望能縮短城鄉間的數位落差。但我們發現,即便資源進來了,部落是不是真的能夠吸收又是另一回事。我們在部落的時候,扮演著電腦教室的管理員,電腦教學,維護電腦,建立使用規範等等,但當我們離去之後,誰來接替我們的工作?當部落的人們有操作上的疑問,該向誰尋求協助?當電腦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需求,被灌入各種功能的軟體,誰負責清理硬碟,維護電腦?一方面部落中少有資訊科技的相關人才,另一方面平時大家都要工作,很難騰出人力管理、維護電腦教室。電腦是一種工具,是一種資源,但當使用者不懂得如何操作,如何運用,如何發揮功能,資源還是資源嗎?就如同送人一架飛機,但沒有人會駕駛,飛機無法發揮運送或載客的功效,終究不過是塊破銅爛鐵。因此不論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援,不能只是給予,後續的規劃和管理也是很大的問題,否則功效再好的良藥,沒有好的體質也是無福消受。

DSC00092拷貝.jpg

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機會能認識這群人,造訪這麼可愛的部落。我不是個容易敞開心胸的人,從小到大在新環境要認識朋友總要磨很長一段時間,參加營隊也總是冷眼旁觀地看著大家離情依依的模樣,心想:「才幾天是有多捨不得啊,誇張!」想不到在山上最後幾天,受颱風影響下山的日子不斷延後,內心其實有些開心。下山後常想念山上的阿公、阿婆、凱威、紫芸、理事長、雅大、阿文等人(還有哈哈),也想念山上好吃的菜,活了二十年第一次發現台北的蔬菜水果有多難吃,想念那兒的好山好水,想念不用吹冷氣的夜晚,想念閃亮的夜空…找時間上山走走吧!

作者小檔案

劉宇真
政治大學

劉宇真,就讀於政大廣電系 。

從小在都市長大。

很想多看看這世界不同的風貌,體驗不一樣的風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