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板橋善牧基金會 志工組 - 邱涵湘

我們的蹲點是在板橋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以服務新住民小朋友為主,新住民顧名思義就是台灣社會新的一個族群,這些小朋友的媽媽都是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印尼、越南和泰國,這是台灣社會近二十年來新的樣貌。儘管如此,這些小朋友卻處於弱勢的成長環境,他們比起一般的台灣小孩需要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如何在以同化為主的台灣社會中保有他們的特殊且珍貴的文化背景便是一項考驗,而正是我們台灣社會應該要更加關注的一項議題。

 

我和我的夥伴廖珮汝,在善牧基金會的蹲點日子為期兩個禮拜,不過善牧基金會整個活動為期四個禮拜,所以我們算是中途加入這個大家庭的。我們分別被分配到不同組別,我這組的小朋友是以升四年級的小朋友為主,雖然他們沒有高年級小朋友的成熟穩重,也沒有低年級小朋友的較不受控,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他們很乖巧聽話且懂事,除此之外也非常自律,而且一開始當我還不熟悉這個環境時,他們會很貼心的提醒我,例如說下課時間要站起來,因為小朋友要對老師說謝謝老師,這樣的相處模是挺讓人懷念,好像自己回到了國小時期一樣,但如今不同的是我成為了被感謝的那一方。

 

我們這組有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越南、中國和印尼,其中有一對是雙胞胎姊妹,這讓我一開始很難區分他們兩姊妹,因為他們的家長在這兩個禮拜以來都讓姊妹倆穿著同樣的衣服,而我只能靠著鏡框的不同來辨認,並在心中小小祈求他們別忘了戴眼鏡。我覺得記得別人的名字代表你尊重這個人,所以我在第一天就把我的組員名子都記起來,小朋友也會很調皮的突然抽問我名字,他們總是太乖巧了,只有在這樣偶爾調皮的時刻我才會想起他們還是小朋友。

 

在這裡的日子很規律,每個時間都有安排要做什麼事,而這樣規律的日子也是過得特別快,不過每天都有每一天的感動和驚喜。小朋友們是最真實的鏡子,他們也會讓你看到你真實的樣子,他們喜歡你就會抱著你對你撒嬌,而自己也會願意成為另一面鏡子給予相同的擁抱;他們有時就像個老師,他們的純真言語總是在反覆思考後發現道理。或許我們都隨著年紀的增長,忘記怎麼用最簡單的方式看著這世界,長大後我們總是太以自我為中心,把一切的事物都視為理所當然,而就少了最重要的好奇心。

 

在善牧基金會每天都有安排一堂課-媽媽教室,在這堂課小朋友們會依自己媽媽的國家不同分組,他們會一起討論媽媽的國家的文化,印尼組的小朋友甚至學了一首印尼歌。在蹲點活動之前我正在帶來自印尼的營隊,所以當這些印尼組的小朋友對我分享印尼文化或是說一些基本的印尼文,我竟然能有一些共鳴。這些日子以來有很深的感觸,在多元文化地球村生活的我們必須要以更寬廣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的美麗,這是義務也是責任。

作者小檔案

邱涵湘
淡江大學

我是志工組邱涵湘,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英文系三年級,喜歡挑戰自己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除此之外也喜歡以不同的角度和視野看這個世界。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暑假,所以我選擇和我的夥伴一起報名蹲點,打算讓這最後一個暑假充滿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