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花蓮縣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文化產業協會 - 田詠葳

吉拉米代Cilamitay

 

  台九線往東河方向切入台二十三線處,有個群山環繞的部落被稱為吉拉米代(Cilamitay),「拉米」是樹根的意思,一百多年前祖先在尋找新生地時,發現此處樹根盤踞無法讓人繼續前進,因此決定在這裡落腳下來;拉米,也有扎根的意味。沿著台二十三線再往山上走一段,是有著天空梯田美麗景色的吉哈拉艾,壯闊的山巒配上田園風光又是另一種別緻;哈拉,是台東間爬岩鰍的阿美語,這種魚類需要十分乾淨的生態環境,當初造訪此地的人們也因為清澈的溪水留了下來。

 

  而今日的族人,又是為了什麼原因留下來呢?

 

因為有歸屬感,所以你確定自己會回來

 

  在傳統阿美族社會中,年齡階層(serar)是非常重要的制度。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年齡階層,而同階層的夥伴就是你最強大的後盾。在所有階層中,和我較為熟悉的是拉斯蒂克和拉辛並,至於最常提供我各種傳統知識的小美哥就是來自拉斯蒂克。
 

        階層的名字,各有意義。有些人會記得,但隨著時間的久遠或與母語的距離,有些人則淡淡遺忘。一般阿美族階層的命名會和時事相關,不過在吉拉米代則不一定,除了有耆老新取,也會有沿用舊名字的階層。而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和拉司令階層的叔叔聊天,他們都會用開玩笑的語氣說:「我們是警察耶!做壞事我們會抓喔!」,一次兩次下來只覺得他們是逗我玩,但每個人都這麼說,我就開始納悶了,開口詢問為什麼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自己是警察?原來是當年他們晉階(成為勇士階層)時,豐南派出所成立了,因此耆老賦予他們拉代令(警察)的階層名字以紀念時事。

 

        而名字的力量遠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大。就像是現在回想起國高中,我其實都還記得自己是五班和七班,並在看到泛黃的班服時,回憶起那些人那些事,嘴角默默浮出一抹笑容,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歸屬感吧。吉拉米代的人們,介紹自己時總是不忘提到自己所屬的年齡階層,即使是久不在部落的人,在豐年祭時回到部落也不會有無所適從的情況發生,總能夠十分自然地找到自己的階層並融入,彷彿從未離開過。小美哥說,這就是階層存在的意義,大家是兄弟姊妹,不論在多遠的地方還是會想與家人團聚,這是一種歸屬感,也是為什麼吉拉米代的人們如此團結的原因。

猴子的洗禮,山豬的經過

 

        小美哥常常跟我說,要形容他的果園只需要十個字:猴子的洗禮,山豬的經過。意思是常有猴子和山豬來摘採水果。

 

        用這麼文青的說法來形容果園損失,我想也只有小美哥這個樂觀的人才說的出來吧。其實小美哥頗有語言天賦的,不只能夠說的一嘴流利阿美語,他的中文也十分不錯,指桑罵槐、聲東擊西等等成語對他來說也是信手捻來,常常用到。而阿土哥則有他獨特的形容詞,這杯啤酒很啤酒(好喝)喔、他的腿很腿(腳速很快)… … 就像我們說今天的天空很希臘一樣,阿土哥總是把名詞當形容詞用,而且也不抽換詞面,這種用字遣詞總引來眾人一陣大笑覺得十分幽默。講話方式截然不同的兩人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常常彼此互虧,卻又彼此相挺。有次吃飯席間,小美哥和阿土哥為了一些事情爭吵了起來,不過在最後散場時兩人又馬上合好如初。他們偷偷和我說,有些事必須講,但講開了,大家還是一家人,這是阿美族的習慣。

 

        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我想他們指的習慣,就是Pakelang(慶功宴暨檢討會)吧!只要辦活動結束,族人就會舉行Pakelang到河邊抓魚,過程除了會檢討疏失,同時也表感謝之意。河流帶走的,是所有的爭吵與不愉快,剩下的是豐收的喜悅。這正是祖先的智慧——家人,是沒有隔夜仇的;互相照應和看顧,吉拉米代才能走得又遠又穩。

作者小檔案

田詠葳
交通大學

  田詠葳,來自理工大學的人文科系,喜愛人類學與影像傳播,希望理工與人文領域不是兩條平行線,跨界合作可以擦出更多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