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桃園新屋愛鄉協會 - 陳宣妤

在地人物_理事長

「家鄉會好,有我!」

這句話是理事長最常掛在口邊的,他覺得什麼事都要從自己做起。100%的金頂電池,就是形容理事長做完整的體現。他凝聚了整個協會,重視每個一同奮鬥的夥伴,親力親為地做每件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就像金頂電池一樣,體力永遠消耗不完似的。理事長說,做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幾乎都會跟政治牽扯關係,多數人卸任後就擔任里長;然而對他而言,從政不是他的理想,他要的只是希望家鄉能更好。提到理事長的背景,可能大家都想不到,從前的他是做黑手出身的,事業經營得不錯,全盛時期擁有了兩家大間的汽車維修廠,後來因緣投入社區事務,也就這樣栽下去一路做到現在了。

 

在地人物­_饅頭哥

「我們做吃的,不怕別人吃」

饅頭哥是個非常大方風趣的人,過去他們夫妻倆,一個在竹科工作、另一個在建築事務所上班,但因為一些原因,夫妻倆就攜手回新屋做起饅頭。每天凌晨四點多就起床準備材料,他們家的饅頭最特別的是口味多變、用料扎實。當天去拜訪他們的時候,就吃著他們家的饅頭當晚餐。夫妻倆有一對可愛的兒子,哥哥才國中一年級,卻傳承了爸媽的好手藝,年紀輕輕就會製作饅頭,我們都甚是驚訝自愧不如阿!

 

桃園地景藝術

自2013年起,桃園開始舉辦的大型展覽活動,以桃園縣內的特殊地景作為藝術品的展出空間,2013年的活動為桃園縣地景廣場藝術節,2014年起更名為桃園地景藝術節,一路沿用至今。我於2016年造訪過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2018年的今年則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度夏天,兩者藝術祭都是以大自然為舞台,用藝術品點綴在海邊、田園、林地中,都是藝術與自然共存的美麗地帶。而兩者的規模絕對大大的贏過桃園地景藝術節,但回頭看,卻特別感動台灣也努力著推動地景藝術。這趟蹲點中,才得知2016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活動主場就在新屋,協會每年也都積極的參與藝術節。蹲點的這幾天,看著這些大哥大姐們,動員起大大小小的人,腦力激盪地要如何呈現今年九月藝術節的遊行,一同製作服裝、剪裝道具、焊接裝置藝術,真的會發現藝術真的沒有任何設限,它就在距離你我最近的地方。冀望未來地景藝術在台灣,能越發亮眼。

 

新屋愛鄉協會的期待

新屋愛鄉協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們所做的事情多到你無法想像,修築石滬、生態導覽、舉辦畫展、定期讀書會、製作藝術裝置、學生體驗課、參與環境劇場演出、培訓海客樂團… …等。現今,他們最想做的就是推動在地小旅行,理事長計畫找空間提供住宿,亦或是直接住在當地人家中,並提供餐點,讓客人體驗在地生活之外又能擁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客人還能參與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像石滬堆疊體驗、農事體驗、生態夜觀、植物童玩製作、品嘗牽罟飯… …等系列活動。理事長期望一邊推廣在地文化之餘,也能讓協會轉型成為能夠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團隊。

 

關於海客樂團

「海客?那是啥」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名字時的內心反應。「海客,就是海邊的客家人」在地人向我們解釋著。由於新屋在地大多為客家族群,地理位置又位於臨海邊,「海客」一詞就是這樣誕生的。海客樂團,是由新屋愛鄉協會成員的孩子們所組成的在地樂團,各個孩子都身懷絕技;不用懷疑,我親耳見證過。這裡不是庸庸碌碌的大都市,你絕對無法想像,一群孩子可以因音樂而繫在一塊。這裡學音樂的孩子,不是被逼迫、不是被壓著勤練,而是發自內心的深愛,愛著他們所選的樂器、愛著最純粹的音符。有機會的話,走訪新屋一趟聽他們的演出,絕對會被他們的真摯而感動!

作者小檔案

陳宣妤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人,女,目前持續蹲點在社子島中。

著迷攝影、喜歡台灣茶、愛爵士樂、三不五時進劇場、偶爾拍著紀錄片。

一直追尋著里山里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