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 - 追憶先民的精神象徵-萬善同歸

鄉傳臭聾王爺奉玉旨於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六月初七晚要滅東港蚵仔寮,卻誤聽成新港(今金湖)箔仔寮,當天傍晚狂風暴雨,淹沒了潟湖沿岸的九個村莊,七千名百姓逃生不及,全數罹難。《台案彙錄》中記載:「近海之下湖九莊地勢較低,當風雨洶湧之時,淪入大洋者,無從稽核。「金湖水災」又稱「六七水災」。

這場大水災,從虎尾溪以南至北港溪以北沿海一帶,災情最為慘重,濱海村落淹斃的浮屍軍漂流至下寮及五塊厝(今三條崙附近),經官兵收拾後在今蚶仔寮萬善同歸祠堂後挖一個大坑集體埋葬,後又發現當初未尋獲的無名屍骨,逐裝入骨灰罈合葬。咸豐二年(西元1852)重修大墳,在骨灰罈上封抹成一壘壘墓丘,並豎立一個「萬善同歸」碑以慰亡靈。


在民間則立祠加以祭祀,統稱近萬亡魂為「萬善爺」或「萬善公」。當時因為就地掩埋立廟之故,今日金湖萬善爺廟、舊金湖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下寮仔萬善爺廟都各有當地居民奉祀,而當初白色的水(車藏),近幾年來已經不限為純白,出現淺色花紙所糊的樣式,這代表著鄉民們心情也隨著時空逐漸轉移悲傷,而旅居外地遊子祭典當日也會返鄉一同參與,這一段悲慘的災難透過歷史儀式終將化為最為緊密的鄉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