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屏東 赤山社區 - Day3│獻出第一次🫦—— 8/6

《撲空的早市》
今天,預計要體驗當地早市的我們自以為起了個大早,頂著豔陽走到地圖上名為赤山菜市場的地方,但放眼望去卻不是熱鬧喧囂的早市叫喊聲,只有一位年邁的阿嬤坐在樹底下乘涼。一問之下才知道赤山的村民們都會集中到萬金早市,而且攤販大多很早就已經收攤打烊了。不信邪的我們仍然邁著堅定的步伐前往了早市,不幸的是,真的如同當地人所說,約七點多才會比較熱鬧,我們去的時候攤位已零零落落,我們只好敗者性子回去。
《角落》
雖然在這幾天裡我們已經走過路過赤山村的許多街道,但一不小心卻遺漏了組成赤山村的另一種風景。我們從來不知道原來水圳的對面;原來廟宇的隔壁;原來好多小巷的盡頭;原來這個看似平和寧靜的赤山從來都存在著需要社會關心和協助的人們。我們跟著志工在巷弄裡穿梭,趕在正午前為居民們遞上溫熱的飯菜、簡單的問候關心。我們第一次意識到,即便一些街道、房子不存在於地圖上,但送餐的路線、每位長者的生活和困境卻鮮明的被記憶著。這片土地不是都如想像的恬靜安詳,只是沒有發現隱藏在社區角落努力生活的他們。
《老厝初探尋》
飽餐一頓後,我們再度前往當地重點發展項目——老厝54拜訪,這是由當地村民無償捐贈的老厝改建,成為一個遊客體驗、參觀的重要景點。
老厝的姐姐很熱情的向我們介紹著那裡的一切,積極的和我們討論著未來的服務方向,也讓我們體驗了鳳梨纖維紙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