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屏東 赤山社區 - Day4│窒「愛」難行—— 8/7

《服務的界線》

來到赤山的這幾天,我們在送餐、協助據點活動時都不斷觀察、思考著自己的紀錄片想要帶給大家什麼,又究竟是哪一位長輩適合被我們紀錄。在與社工老師討論的時候我們意識到,拍攝紀錄片的目的雖然是希望喚起社會重視,捕捉真情流露、打動人心的瞬間,但被訪者若因再次揭開傷疤而感到不適,亦或是情緒失控無法平復,我們採訪時或許需要具備更好的應變能力,或適當的避開這些引起情緒波動的部分。這確實也是需要納入考量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們持續思考著如何拿捏採訪的分寸。


後來,聽到社工老師與實習生討論時聊到,若我們能提供的只是短暫的協助,這些協助會隨著我們的離去而終止。期待值被拉高後造成的落差感使受助者產生變得不幸的錯覺,這是否是給了他人希望後又讓人失望。若要設計出能夠產生長久幫助的計劃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是困難的,那抱持幫一點是一點的心態服務算不算一種錯誤的決定呢?究竟應該以什麼心態看待,該不該去進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