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屏東 赤山社區 - 番外篇14 | 保贖阿嬤的人生哲學

「有人在家嗎?」聽到我們呼喊的保贖阿嬤立刻笑咪咪地為我們開門。一進到家中我們就看見大門左側一袋袋堆疊成高牆的米和一層樓高的定量分裝機。阿嬤說他們現在有在幫人分裝米賣,而且還有自己的品牌——神農牌。看我們這麼有興趣的樣子,阿嬤還為我們解說機器、讓我們體驗分裝稻米,第一次嘗試的我們顯得相當笨拙,阿嬤在一旁協助,看著我們手忙腳亂的樣子也是笑開了懷。

阿嬤今年六十八歲,是萬金人,過去做過電子業、美髮等多種行業,最後還是回來做農。一說到農作阿嬤便滔滔不絕的分享著。過去三十年他們都是種蓮霧,直到氣候變遷,蓮霧時常因天氣不穩定造成裂果,賣向不佳,這十年才一鼓作氣全部剷除,改種香蕉、辣椒。相當勤奮的阿嬤直到兩年前滑了一跤受傷才比較少參與農作,有更多時間去參加據點活動。

講到碰釘子這塊阿嬤也是頗有心得,之前種辣椒被黑道倒帳,還好後來有產銷班成立,對生產者才比較有保障、之前因為賣農藥的人不懂,下藥下去整片木瓜樹死光,欲哭無淚⋯。「每行都有每行的專業啦!」這大概就是阿嬤這幾十年來的人生體悟吧。

我們還觀察到阿嬤的手很特別,「這個是風濕啦!作農的戴手套,內層是布手套,外層是矽膠材質。流汗濕氣都悶在裡面,老了骨頭不好的就會這樣變形。」阿嬤向我們展示他已彎曲的指頭,「我跟醫生說這樣不美觀餒,都不能帶戒指,但醫生說不會痛不用開刀。現在不會痛,只有切菜的時候會不小心切到啦!」阿嬤樂觀的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察覺到,赤山的農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關於雙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