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宜蘭縣南澳鄉東岳社區發展協會 - DAY10 學習傾聽

菜車
每天早上漢聲哥家門前廣場都會有一台裝著滿滿蔬果的卡車,
接著就會看到居民們一個個到來,挑菜,結帳。
來東岳,我們第一次接觸到菜車文化。
老闆每天早上會從羅東載新鮮的蔬果,來東岳賣,再去漁港賣。
做菜車已經十幾年了,跟老闆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做菜車不僅要懂蔬菜的行情,連經濟學都要懂!
然而時代變遷,菜車在東岳的重要性也不像從前了,老闆有些感嘆的說。
但我相信,菜車文化已經在東岳部落的歷史中留下了一個位置。
半山腰的家
「文化紀錄之前,先學會傾聽。」
「斗笠阿公很厲害啦,都自己做椅子!」月美姊曾跟我們說過,於是我們決定一探究竟斗笠阿公的非凡手藝!
斗笠阿公的家已經接近半山腰,離部落有一小段距離。
旁邊沒有其他住家,我們不僅好奇,斗笠阿公為何不搬到部落裡面住?
從斗笠阿公的家再往上就是舊部落,早期在山上有兩個不同的部落,
分別是 “Tpihan”和‘‘Gogot”,日治時期因政策關係,兩個部落紛紛遷往平地,
才形成了現在的東岳部落。
斗笠阿公也曾經搬到部落和大家起住過,然而在山上住習慣了,喜歡寧靜和大自然的他在半山腰蓋了自己的小屋!
斗笠阿公說幾年前,有人來拍過他的房子,他們從白天拍到黑夜,造成了阿公很大的不便。
「他們有給錢,但有沒有給我其實都不在乎,只覺得大晚上燈打得很亮很困擾,以後都不會想再答應這種拍攝了。」
從斗笠阿公的話語間,我們又再次意識到,文化紀錄是一件很美麗的事,
但尊重族人的心情與想法,才是文化紀錄應該要做的第一步。
羅東夜市
晚上去了一趟羅東夜市,吃了想念的蚵仔煎,然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燈光下流動,宛如一場不散的熱夢。
東岳部落的靜謐,在此刻讓人更想回去,好好呼吸一口安靜的空氣。
結語
從車站走出來,風涼涼的。「現在這條路我閉著眼睛都會走!」
有種回道熟悉地方的感覺,有種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