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嘉義 古民社區 - ep.2:皇帝的聖旨│打頭陣的古民村

《欣•古民尋齊》
「蹲點•台灣」贊助播出
我們正式成為了古民居民啦!(自行宣布)
因為今天是在古民完整度過24小時的第一天,本來立志效仿農民作息的我們,最終還是不敵年輕人勇於做自己的精神,久久不能跟心愛的小窩分離。
集數:第二集 - 空心菜老夫婦贊助播出(感謝老夫婦泡的茶跟運動飲料)
節目開播時間:2025/08/12 8:36
「古民=空心菜」
每座城市與鄉鎮,都擁有屬於自己的驕傲與特色。在新港的古民村裡,即便只是一方小小的社區,也孕育出獨有的風采——那便是遠近馳名的「空心菜」。
此次我們拜訪的空心菜田,是兩位超過80歲的老夫婦共同種植的菜園。攜手在菜園走過數十個年頭,兩夫婦的尻菜(摘菜)技能樹早就已經點到滿出來了。手起刀落的同時,還能和我們兩位主持人笑談空心菜的趣聞,以及古民村的前世今生。
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聚落有著到處行俠仗義的三兄弟。
「口面、中庄、後庄三兄弟」
三兄弟專職劫富濟貧、扶助弱勢的善事,在當地是個像廖添丁般的存在。有日,皇帝聽聞了這三兄弟的種種正義事蹟,便決定要重賞他們,賜給他們三塊地,遂請三兄弟來宮中接下聖旨。老么聰明伶俐,生性軟弱,他向兩位哥哥說到:最前面的地會有土匪;最後面的地會有山賊,於是便請求哥哥們坐鎮前後保護他。因為地處中間,所以老么的地叫做「中庄」。
大哥二哥也是很挺老么的,兩位一後一前。大哥位在最後面的村莊,所以後面這塊地叫「後庄」。而剩下最前面的地,自然就歸二哥所有,這裡算是進入村落的入口,若是將其比喻成一棟房子,這裡就是門口的位置,台語稱為「口面(kháu-bīn)」,口面村便是這塊地最早的名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叫著叫著就慢慢從口面變成了「崁面(khàm-bīn)」,今日跟老一輩的居民聊天時,你還是可以聽到他們稱呼這裡為崁面村呢!(想要和在地人拉近關係必學的稱呼)
但由於崁面其實在中文是有蒙面、把臉蓋住的意思,多少還是不太吉利。
於是,「古民」這個經過美化的稱呼便應運而生,也成為今日人們熟知的古民社區。
這,就是古民社區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