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 羅山社區 - 09|紀念
與爺奶有約
為了參加社區特色之一『綠色照顧計劃』,我們一早就來到土角厝。
羅山的長輩們果然像美珠姐說的,都很可愛又主動,我們一踏進門,打招呼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家都招呼我們坐下。
今天沒有老師上課,是長輩們的聚會,大家先起身做做簡單的運動拉筋後,其中一位長輩帶頭聊起「自己遇到的詐騙」話題,每個人都積極發言,也有人適時控制秩序,讓每個人都說得到話。
輪廓自畫像
「今天沒有老師,你們想教我們什麼?」無論來者是否初次見面,他們都願意敞開心房學習新事物,看著我們的目光熾熱,我們發下紙和筆,開始教大家畫自畫像。
聽到把紙貼在臉上描輪廓的形式,大家都覺得新鮮,躍躍欲試,有人對於看不到紙還是有點膽怯,但在大家共同鼓勵下,所有人都勇敢嘗試,畫出屬於自己的畫。
我們跟隨其中一位去送餐,行動不便的人會由志工送去便當,回到土角厝後大家一起享用家政媽媽們煮的午餐,家常菜的味道和溫馨的氛圍,我們非常喜歡。
午後聊聊
結束後有一位阿嬤帶我們去村裡的日式建築,據說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房子,屋主熱心的帶我們簡單參觀,還告訴我們開墾羅山的祖先們及白水橋的歷史故事,讓我們對於羅山有了更深的連結,而不僅止於景點及活動體驗的羅山。
下午,我們約了和陽光三葉草的建生先生簡單聊天,了解他的生態村理念,發現他的觀念非常不同於常人。在他的理想概念裡,人隨自然生,教育孩子們與自然共存,以最原始、不含化學添加的方式成長。三葉草提倡自然農法,建生一家在我們這個多物慾的時代,真正實現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堅持理念,實際執行,吸引了許多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夥伴跟他們一起努力。也是因為如此,我們與建生討論後決定不以短影片的方式分享生態村的理念,而是以訪談的方式在紀錄片中呈現。
晚餐我們終於煮了義大利麵,白醬比想像中淡,有點小失望,不過傑尼多煎了蔥蛋,所以還是填飽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