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太平藍染工作坊」 - 呂詠倢

彼時此刻,當時空流轉,當藍天白雲,當記憶交織。

 

此次我們前往水源地太平藍工作坊蹲點,主要的任務是協助染物祭E展區的展物發想與製作。

經過兩個禮拜的籌備,蹲點劃下句點,也到了該為展覽命名的時刻,我們如此寫——染物祭E展區「#微光森林・彼時此刻」由層層鋪衍的雲染吊布、深淺交錯的門簾掛布與濃厚重彩的山景布幅所組成,穿插著象徵停頓與思考的逗點意象:期待山景錯列,暖陽緩緩透過藍色雲朵,微風讓掛布微微飄動,來者的擾攘憂煩能夠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與在地記憶合而為一的情感脈動,蘊蓄能量再出發。

我們希望展覽能為觀眾帶來這樣的感受:白雲藍天的彼時,能因為藍染工藝作品的再現,洗染出流轉時空、交織記憶的魔法,讓白雲藍天成為永恆的此刻。如此發想,因為太平藍工作坊對我們而言也是充滿魔法、令人相信永恆的地方,而品牌的兩位靈魂人物,設計師江婕妤與專案經理詹雅汶,也許正是魔法得以施展的關鍵。

 

✶ 初識印象,開放包容 

第一天抵達水源地辦公室,就先遇見雅汶在與董事長討論活動規劃事宜。其實我們並不清楚具體的內容是什麼,不過兩人溝通時意見似乎略有分歧,各自將爭點提出做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討論;很快地也遇見婕妤,他穿著一身全黑的俐落套裝跟我們熱情打招呼、說明等等的行程後,就像風一樣走進辦公室內部深處,開始詢問各式工作的進度與今天的待辦事項。

依循之前安排的行程,第一天我們就要跟著雅汶、婕妤到展區場勘。車程中,我們慢慢分享起自己之所以參與蹲點、選擇水源地的原因,雅汶婕妤聆聽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分享太平藍品牌的大小故事,而行經特殊地標時就將車速放慢、搖下車窗,指著那些形色各異的建築、街景與自然景觀,娓娓道來它們富含人文底蘊與在地文史記憶的歷史。抵達展區時,雅汶與店長老練地交流,雖是簡單的寒暄卻讓氣氛活絡熱鬧,額外獲得許多能幫助展覽更與在地貼合的資訊;婕妤則拿出準備好的紙筆,眼神敏銳地刷刷描繪幾筆,整個展區的平面配置圖就活躍紙上。回程路上,我們聽著婕妤與雅汶所描述的台中美食、景點,對未來十五天的蹲點時光充滿了期待。

中午,我們跟婕妤、其他工讀生一起共進午餐。工讀生們正在跟婕妤匯報當天早上街訪的成果,婕妤適時地回應也給予了許多有趣卻不失專業的建議,我們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下午的小主人小天使遊戲,也在婕妤的主持下有條不紊地展開,我們兩個在歡聲笑語的氣氛中不知不覺也放鬆下來,能夠開一些小玩笑,跟大家打近距離。

這樣的第一天,在婕妤雅汶的穿針引線下,讓我對蹲點處有美好的初相識印象,也透過各種枝微末節漸漸覺察:水源地從組織文化、工作事務內容到社群緊密度,都迥異於我往常所習慣的職場環境,這是個文化開明自由、工作內容充滿創造性與想像力、與在地社群相輔相成的成熟品牌;而品牌創始元老婕妤與雅汶,也不走一般主管咄咄逼人愛擺臉色的路線,而是以開放、包容、信賴的態度引導團隊,既是指引迷津的前輩導師,也是平易近人一起打拼的夥伴,讓所有夥伴都能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與支持而自然發展出對待工作的熱忱,就連我們兩個剛報到不久的菜鳥也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始懷抱一切都可解的信心去面對來日的挑戰。

 

✶ 真實日常,洞見細節

一天天蹲點下去,我們與婕妤、雅汶的相處時光逐漸增多,而在朝九晚六的上班日常中發生的每件事都像是拼圖片片,逐漸湊出水源地繽紛且引人入勝的完整全貌。

蹲點第二天,恰逢辦公室週末休息,我們卻把腳架忘在裡頭只能請雅汶來幫我們開門。找到腳架後,他拉了三把椅子,我們就這樣開始聊起天來:水源地夥伴們愛團購的下午茶美食有口味濃郁的蛋糕、與董事長(會長)的相處就像在跟家裡的阿公互動溝通、新進設計師透過反覆摸索所確認的藍染產品設計概念、每年暑假迎接一批批充滿活力的大學生們⋯⋯,雅汶對於太平藍的大小時瞭若指掌,也對此有說不完的故事可以分享。一小時過去,婕妤打來電話,原來兩人正準備去材料店購買新產品試做素材,偶爾也還會一起報名手工藝課程增進技能,這樣習以為常的假日自主進修,側面說明了他們將生活與志業揉合作伙、相得益彰的職人精神。

展覽籌備期間,我們也反覆與婕妤開會,就展區劃分、展品設計、布料揀擇、預算安排做了來回數次的討論與更改。作為長年帶領團隊東奔西跑各地策展布展的藝術家,婕妤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精準的美感直覺與嚴格的標準要求,總是能看見他者未能覺察的細節,並且提出更完善的創意佈局,就像我們的蝴蝶模型因為時間限制而難產時,他想到了製作材料包供觀眾動手試做的解方,不僅壓縮了準備時間,也增加了觀者參與的興致;或者是展品因陳設於露天平台易受風吹雨淋,他提出了將大幅展布拆成多細條長布的想法,不僅在擺設樣式上格外新奇,也減少了布品手損的機率。蹲點最後一天,我們上山到展區做佈置,遇見的各個小問題都在婕妤的巧手下迎刃而解,理想與現實之間恰恰好的平衡由佈局完善的展區體現,藍染布品飄盪於綠意盎然的山景之間,顯得陽光更野、白雲更淨。

我們也透過專訪,了解到兩人的合作模式與共同願景。雅汶與婕妤作為陪伴彼此最久的工作夥伴,一同經歷過太平藍定位不明、比賽評選屢屢失利的挫折時期,也一同重整方向將太平藍推向更廣闊的舞台。問起背景截然不同的兩人如何合作時,婕妤提及自己注重美感細節,而雅汶則注重市場銷量問題,關注點不同外兩人又都習慣直來直往的說話方式,初期真的會傷及對方的內心小宇宙,但隨著長年磨合碰撞下來早已取得共識,而婕妤在設計上的高標準和雅汶對市場需求的敏銳觸角,最終使得太平藍的產品不僅在美學上令人驚豔,也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針對品牌未來發展的共同願景,雅汶提及希望能夠與夥伴們再繼續挑戰新鮮事、開發新產品,言談之間是與戰友的惺惺相惜;婕妤則提及希望使品牌的文化與產品都「更在地」,產品特色與製造元素都取之於太平社區,而品牌所收益的便再深度回饋予社區,讓太平藍品牌成為體現當地歷史、風俗與藝文風格的代表,豐富品牌的內涵。

水源地基金會從苦難當中頑抗地新生,而太平藍在雅汶與婕妤的拉拔下,一暝大一吋,向著光長出枝枒來。太平的光,由此透著淡淡的素雅的藍。

 


 

✶ 太平繪本,如詩如畫

2024頭汴坑染物祭,太平藍以「山河繪本(The Story of Nature Fantasy)」為主題,將太平區溪流奔湍、山層綿延的頭汴坑山城幻化為無限鋪衍的空間繪本,於數個常民生活的地景角落抹畫上藍染創作品的情感意義:紋理柔軟的布幅收攏進微風徐徐,層次深邃的藍蒅蘊含有時光秘密,而線條隨性的車邊則拓延出在地集體記憶的情感脈動。

 

從今往後,我們與太平藍也將有獨特的情感記憶,那些相處共事一起加班、相視微笑同感共鳴、討論創造見證成長的時刻都會跨越時空,長存於我們的記憶當中。

蹲點期間,雖然各式任務繁瑣且挑戰重重,但在雅汶婕妤的帶領與陪伴下,每一天我們都能更深入感受到太平藍職人們對藍染傳統技藝的堅持,以及對品牌的長遠期許與規劃,專屬於太平藍的斑斕繪卷正在徐徐地開展,一筆一畫,一洗一染,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作者小檔案

呂詠倢
國立政治大學

世紀初出生,逼近二十的如今。希望自己一直在路上,無在乎虛妄,自許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