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嘉義縣六腳鄉 灣北社區發展協會 - 阿公阿嬤看過來~

20205.07.14 經過兩天的適應和探索,我們終於迎來了社區發展協會週一的共餐時間,這也是我們和長輩們的第一次正式互動。今天的活動是和阿公阿嬤一起做「我的樣子」熱縮片,讓每位長輩畫下自己的樣子,並寫上名字或暱稱,經過打洞、加熱,最後就能做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吊飾。

「我袂曉啦,無愛畫。」從活動開始的說明到繪畫的第一步,現場氣氛有點冷清,忍不住想唱:「我寂寞寂寞就好~」,在台上的我們,感受到長輩們的眼神雖看著,卻沒太大反應,進入畫圖階段,更是有不少長輩直搖頭,拒絕拿筆,因為覺得自己不會畫畫。

直到我們走下台,直接加入長輩的桌邊,陪著他們一起動手畫、順便不吝嗇地大力誇獎一番,氣氛才開始熱絡起來。慢慢的,越來越多長輩加入,笑聲也一波接著一波(哈哈哈),連原本說不會畫的阿公阿嬤,也都開始認真地畫了起來。活動尾聲,阿公阿嬤還互相調侃、比對彼此的畫作,當看到成品變成縮小的吊飾時,紛紛驚呼:「哪會變遮爾細!」雖然嘴裡碎念,手倒是很誠實地把吊飾默默掛上鑰匙圈或錢包上(偷笑)。

第一次的活動,就在這樣縫縫補補、邊玩邊笑的過程裡,順利落幕。

 

 

中午共餐時,阿麗阿嬤和阿泉阿公熱情邀請我們到他們家坐坐,阿嬤還貼心地留下電話號碼,怕我們迷路找不到,但是我們一轉頭,電話號碼就不小心弄丟了(齁~),我們只好硬著頭皮在路上詢問正在戶外聊天的阿嬤們:「請問阿麗阿嬤和阿泉阿公家在哪裡?」幸運的是,第一位就遇到願意親自帶我們過去的阿嬤,雖然這樣很順利,但好像……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看來整個社區都知道我們迷路的事了(笑)。

接著就來介紹一下這兩位傳說中的阿麗阿嬤和阿泉阿公吧!他們以前是農夫,退休後依然閒不下來,現在還是會幫親戚挑選要用來種植的花生,我們一到他們家,立刻自然地加入「挑花生大戰」。阿公阿嬤邊示範邊說,要把破皮的、發芽的、乾掉的花生挑出來,因為這些不好種,但其實都還能吃,而且「真正好食」。

果然,我們一咬下去,花生的香氣瞬間在舌尖爆開,忍不住讚嘆了十幾次:「這个塗豆足香啦!」整個下午就這樣邊挑花生、邊偷吃花生、邊跟阿公阿嬤閒聊,悠閒又滿足地度過。

 

 

這幾天適逢關聖帝君的聖誕,晚上理事長特別邀請我們參加社區的慶祝宴席,在這場熱鬧的晚宴中,我們真切感受到灣北在地文化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剛到灣北時,我們就發現,這裡的廟宇密度相當高,居民對宗教信仰也十分虔誠,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緊密的信仰活動,才成為凝聚社區、串起彼此情感的紐帶,難怪在宴席中,大家互動得就像老朋友,整個現場瀰漫著熱鬧又親切的氣氛。

我們一邊品嚐著豐盛又美味的料理(真的每道都超好吃),一邊體驗灣北獨有的宗教文化,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居民對我們的接納度竟然出奇地高,不但熱情打招呼,還主動聊天、分享生活,讓我們有種悄悄被灣北「收編」的感覺。

漸漸地,這裡的生活好像也開始有了我們的位置。

 

 

今日灣北豆小秘密:

灣北豆偷偷跟著我們一起帶活動,找找他在哪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