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 羅山社區 - 16|天災後的韌性

楊柳颱風意外地只在花東地區盤旋了一天就離開,天空逐漸放晴,空氣中還帶著一點潮濕的氣息。
隔天早上,我們搭上了11點的火車,緩緩返回富里。

窗外的景色在颱風沖刷後顯得格外清晰,雲層被陽光劃開,山巒的線條更鮮明。火車行經縱谷時,遠方的山脈仍覆著薄霧,田地裡有些農民正在查看災後的狀況,景色雖平靜,卻仍能感受到颱風留下的痕跡。


抵達富里後,我們回到田中先生的家。屋外的景象和昨天完全不同——滿地的落葉和斷枝隨風翻滾,院子裡的花草被風吹得東倒西歪,泥沙也濺到了戶外的桌椅上。我們到住處時,田中先生正好站在門口,手裡拿著掃帚,在他眼裡我們像是只有幾天沒回家的遊子,清脆的對我們說:你們回來啦!我們相視一笑,馬上詢問田中先生需不需要幫忙恢復雜亂的院子,田中先生輕鬆的笑著說:沒事,這邊我掃就好,你們坐那麼久的車也累了吧,快去休息吧!在我們看來,田中先生似乎已經對這種情況很熟悉了,不知道以前發生過多少次這樣的事情,這次的災情好像算輕微的,之前有出現院子樹木倒塌或是路數倒塌壓破水塔的慘況,真嚇人⋯

進屋後,我們坐在客廳稍作休息,拿出在火車站買的台鐵便當。便當裡的滷排骨、滷蛋和筍乾被煮的油亮、香氣四溢,簡單的料理卻飽足了我們的胃。吃飽後,我們輪流去洗堆積的衣服,在後陽台刷洗衣物,呼吸著雨後的空氣,雖然只離開了一天,但羅山的風、空氣、水、村民,都讓我們如此的想念。回到羅山真的像回家一樣,一句簡單的早安問候、吃飽了嗎?飽滿了我們的力量、充盈了我們的精神。

晚上我們煮了一鍋剝皮辣椒水餃,配上煎蛋和前幾天在“果菜籃子”買的地瓜葉,雖然很簡單,但因為在羅山,我們吃的心滿意足。我們邊吃邊討論著明天的行程,充滿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