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 羅山社區 - 20 |再會啦!羅山的你們

最後一天了。

一早,我們前往建生的工作田地,想在最後捕捉自然農法的樣貌。
我們第一次走在田埂間,拿著相機小心翼翼往前,建生仔細介紹著他們夫妻用全部心力經營著的土地,其中最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居然堅持不殺生,包括稻米的恐怖天敵—福壽螺。他們採用另外挖掘生態池的方式讓福壽螺順著水勢流向池內,另外還會撒米糠,讓福壽螺被吸引而轉食,不再侵蝕秧苗。這些是他們用經驗累積而來的策略,除了不殺生,也是想讓田地生態得以維持平衡,抑制各別生物生長快速的問題。

在聽建生說明這些方法前,我從來沒想過會有人選擇不殺害蟲,從小我們便被教育福壽螺是粉色會團在一起的外來害蟲、繁殖力很強,所以每當我看到福壽螺的那瞬間,厭惡、噁心的情緒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直覺湧現。思考到這裡,我才發現人們對福壽螺有多麼深惡痛絕,在一面倒的負面評論下,噴藥除蟲便是最直接快速的解決方法。而陽光三葉草選擇發展農作新觀念,另闢他路,我認為是非常勇敢且別具意義的選擇。


姿妤昨晚熬夜趕工完成8張似顏繪,每一組畫像裡的人都是在這趟旅程中被我們好好收藏在心中的人。他們在我們還對羅山有些忐忑不安時就溫暖的釋出善意,許多日常的問候及突如其來的邀請,都讓我們第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樣不帶利益及目的性的關心,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很少有機會感受到,也因此格外的珍惜,只要有村民主動找我們聊天,我們都一定會停下來與他們攀談幾句才離開。這次有很多行程是臨時變卦決定要去的,到後面採順其自然跟著緣分走的態度,這次也想謝謝自己願意敞開心扉,嘗試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冒險,願意相信人性本善,才有機會體驗到這麼多與之前人生不一樣的有趣風景。

從早上開始,我們一一拜訪了建生、菊姐、金剛、柑仔店老闆娘阿瑜、美珠姐,還去找了月娥阿嬤跟綠色照顧計劃的阿公阿嬤們,送似顏繪時告訴他們我們今天下午就會搭火車回去。苦澀的道別情緒漸漸湧上,蹲點十多天時我們就預料到兩個F人在離別時刻絕對會哭,我們一直強忍難過,試圖用笑臉及歡快的心情來讓場面不那麼感傷,也想讓大家記著的,都是我們開心的模樣,但當月娥阿嬤在最後給了我們厚實的擁抱後,情緒再也壓不住,腦海浮現出這二十天的幀幀畫面,我們終於忍不住濕了眼眶。
我們對每個人說的最後一句話都是:要記得我們喔!但我們其實都知道,“記得”有多麼難。二十天不長不短,卻足以讓從前沒聽過羅山的我們,將它視為第二個家。

期待下一次再聚,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