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 - 第九日〔50℃的不錯賣醜〕

今日為特別影片,是〔海客樂團〕的練習片段!!!

2018/07/23

「賣醜的台語怎麼唸?」

「額......」一向以熟稔台語自豪的我倆突然愣住了

「那不錯的台語呢?」

「ㄇㄟˇ ㄇㄞ`啊」「喔!哈哈哈哈哈哈」 一個諧音梗讓大夥哄堂大笑

「那賣美呢?」

「ㄇㄟˇ ㄙㄨㄧˋ!」這回舉一反三可就簡單了。

難得閒下來的理事長,接受我們採訪時依然活力四射,與年輕人對談毫無隔閡感 — 這就是他領導與眾不同之處。

 

賣醜,醜的東西也能賣?多少人對之不看好,畢竟的確是困難重重的挑戰,包括怎麼賣、賣多少、誰會買...,而現今的新屋石滬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趟蹲點參閱了不少協會、理事長過去曾發表的論文及學術研討。從中得知協會是在民國101年大舉行動,以深入在地的方式完成初步田野調查。「在地都嘛是觀望態度居多,等著看笑話啊!」理事長笑著說,但不難感受到推廣石滬過程的無奈,「石滬黑黑臭臭,哪有什麼吸引力,一般遊客都有看沒有懂」,他一語道破石滬發展的困境。

 

解決這困境,得從石滬的脈絡談起。新屋身為台灣本島最大石滬群,早期是漁民以其利用潮汐捕魚的技法,漁夫在潮間帶上用石塊堆砌堤岸,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退潮時,因滬堤高於海面,魚群無法順水洄游而受困於滬內,漁夫便可到滬內灑網捕魚。民國5、60年代大型機械器具盛行後,漁業文化面臨轉型與變遷。隨後又因海洋污染等環境破壞因素,導致漁獲大幅減少,如今幾乎沒有原先漁業的經濟產值了,因此只能從文化保存、生態保育、環境教育、觀光的角度切入,以喚醒民眾對石滬的關注;再以藝術駐村、地景藝術復甦社區意識與青年回流。「找到石滬的第二價值,這件事情自然就會便得"不錯"(台),那些賣相好的,少了本質最後都"不會水"(台)。

 

一切聽起來很順利,然而實際操作上可難了。協會想透過石滬辦活動,得和石滬主商量,活動有成,他們想分一杯羹;活動難成,得承受效益層面的質疑。何況修築石滬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每天只有兩次的退潮時段可以修,如果其中一次退潮是晚上或半夜也無法。氣候更是一大挑戰,中午大太陽容易浩劫體力,冬天東北季風冷冽也幾乎無法行動。再者,一趟修復需要大量人力和經費,也需要專業的工頭帶領分工。如今已鮮少有耆老能傳授工法,工頭的培訓不容易實踐,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學習,在地大多不重視家鄉特有文化,導致石滬文化的傳承相對困難。

 

「石滬壞的比好的還要有價值,它不是很漂亮,但我們還是得要認識它!」這是理事長自豪的理念,更是協會多年的堅持。

50%是中性的本質,未來會變得如何,取決於人類的決定。我們得要看見脈絡的困境,看見未來的可創性,看見一體兩面,理解石滬文化的崩解和被重視都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