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台中天恩關懷協會 - 採訪牧師後記:施比受更有福

蹲點記事@Day 6
2015/07/27 週一 雨天

在大肚逗留那麼多天了終於訪問了這裡關懷協會精神領袖---朱牧師。


當我們第一天抵達協會,牧師以最熱情擁抱和贏了我們的到來,
這幾天細聊之下,
才知道牧師當初創協會的刻苦及辛勤,
是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到今天的樣子。
初衷還是要教育課後的小孩,可以輔導、向善向上。

我們知道這裡的單親、原住民的情況,
牧師與家人討論之後,
依然決定創辦了關懷協會,
其三個媳婦和太太,全心協力逐家拜訪問題家庭。
所到拜訪之處的家庭,有者還問到是否到了關懷協會有口飯吃?

後來,牧師一口答應。

面對資金的不足,牧師還需要回收資源以維持平衡支出。


說到傷心處:
『因為這教會是個獨立的教會。
自己開的,跟人家不一樣,
我們在第七年,街坊才比較知道我在做這個。
有一些廟,送了一些他們拜拜的米、肉啦,就送來。
我們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回憶開始剛創的五年,
牧師表示每天都掉著眼淚,
就為了小孩課輔後的生活。
有時候沒有米,牧師只能跪下禱告,
晚上都沒有辦法睡覺,
因為到後面廚房去看,都看到沒有米,沒有菜。
牧師這段期間還去菜市場,
找些賣菜的販商不要的還可以吃的蔬菜,
就帶回來煮給小朋友吃。

牧師為了買米買菜給課輔的小孩子溫飽,
逐家商家工廠收拾垃圾,
還會被回收的同行發生糾紛,
因為那個路段是人家專門收的,
牧師在不知情之下就無辜的痛罵。
有時半夜收垃圾,搬起路邊箱子,
還被突來的蛇繞著所驚嚇。
冬天更頂著寒流的來襲,
舟車勞頓在大肚工業區收拾。

牧師的付出與功德,
在大肚鄉裡,鍥而不捨像個精卫填海一樣,
創關懷協會雖然辛苦,
但其目的只為教育社區的小孩成為有用的人,
不要像她們那個年代,父母親般勞力一生,
其精神值得我們去紀錄及歌頌。


畢竟在這功利社會底下,
付出實踐與愛心的人越是值得讓我們晚輩學習。

 

#和威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