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靜浦部落 - DAY15_希望部落好,但不要太好


DAY15 2020.07.27

【希望部落好,但不要太好】

今天是我們準備離開的日子,原以為可以好好地和每個人道別,好好拍張合照作為下次相遇時的「通行證」。但幸運的我們沒想到,今天是除了祭典外前所未見忙碌的一天,遊客彷若秀姑巒溪裡的紅頭吻仔魚般密集,遊覽車是一台台地駛進部落,全都是為了來體驗遊程的,協會裡從理事長乖乖到腳受傷本應休養的Afin,都因為這人潮忙碌不已。

看著大家打著赤膊、滿身汗,忙進忙出的身影,雖然有些小失落,但更多的是感動。腦海中浮現的是協會「初代元老們」告訴我們的故事--關於靜浦的發展歷程,一個在台十一線旁,人口不多,交通不便,依靠捕魚維生的小部落,如何在八年的時間裡透過種種努力,發展出多元的體驗遊程和活動,讓更多人看見部落並體驗這裡的文化,更能夠以此維生,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讓這些年輕人回流。

想著想著,我們不禁好奇大家對於部落未來的想像,是名聞國際的文化體驗指標,抑或是國內旅遊度假勝地。然而家豪哥對此的答案讓我們很是羞愧,「雖然我希望部落好,但不要太好,這樣可能會失去這裡該有的樣子,部落的原貌。」

這時的我們才猛然地理解到,這裡之所以美好,是因為那渾然天成的簡單、純粹,以及那來自生活中的愜意及自然,這樣的美不僅是之於遊客而言,對於這裡的居民更是。比起商業化或者經濟上的「發展好」,「能好好生活」才是最珍貴且該被重視的。乖乖也曾說過「沒有了生活那這一切都是斷裂的。再怎麼希望發展,都應該顧及生活,這也才有文化可言。」

 

到底什麼是「部落的樣子」,只停留短短十五天的我們沒有辦法說清楚,也沒有資格替代發言。只不過值得感激的是,「蹲點」的身分讓我們得以用「紀錄」為藉口,近距離地參與部落這些日子裡的酸甜苦辣,至少這些日子裡的我們是將全身浸泡在部落裡,感受那些短暫停留的「觀光客」無法看見的樣貌。人、土地、文化與我們建立起的強烈連結,以及能夠接納、包容一切的愛,還有順應著大自然簡單而純樸的生活,是我們在這些日子中感受到的「靜浦的樣子」,日日靜浦,純粹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