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屏東新來義部落 - 陳蓁
走進農田,感受土地的溫度
擁有選擇的我們是如此幸福
還記得八月十二號,早上十點半,我們在林後四林盼到了小農們的貨車緩緩駛入農田,那時的太陽已毫不留情地帶給我們灼燒感,難以想像vuvu們要在烈陽下一路持續工作到下午,拿出椅凳、農耕工具和巨大陽傘,再按下音響的播放鍵,伴隨著歌曲,vuvu們也就開始了一天的農耕工作。過程中與vuvu們閒聊,他們一邊與我們分享所種植的作物,更一邊擔心我們會把美腿曬黑或太熱中暑,要我們趕快回去休息。我覺得又是暖心又是慚愧,幾個已經進入古稀之年的vuvu都能承受豔陽的侵襲,我一個二十初頭的大學生又有什麼資格抱怨呢?他們才是退休該好好休息的人啊!
從協會理事長口中得知,過去鐵工是來義鄉的主要經濟來源,村裡大多數的vuvu年輕時都是到北部去做鐵工,部落蔬店的小農vuvu們也是,忙碌了大半輩子,退休後也閒不下來,所以開始學習種田,也希望透過蔬店出售自己的農產品,賺取微薄的收入可以減輕子女的扶養負擔,讓我心疼的是vuvu們辛勤地種田,是否為他們沒有選擇下的最大快樂,所幸後來聽vuvu們都說,回到家鄉農耕是快樂且有成就感的,不再有過去當鐵工時的辛勞心酸。
vuvu們一生好像就註定了必須做哪些工作,沒有太多選擇,反觀我們,出國旅行、打工換宿、企業實習、讀書備考抑或是窩在家裡耍廢,都是擁有兩三個月暑假的大學生,可以自己安排規劃的選擇,豐富又有彈性,而我們選擇花上半個月的時間,去了解一個村落裡的文化與人們,體驗不同的民俗風情,而是什麼原因最後讓我們選擇參加「蹲點‧台灣」呢?
從四月份申請、五月份面試到六月份訓練,「蹲點」兩個字時常被我掛在嘴邊,時常與周遭朋友分享我全新的體驗與際遇,而究竟什麼是蹲點?蹲點的意義為何?我好像並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不過當時我想:
「出發後就會找到答案了!」
十五天,三百多公里的路程
雨天,是幸運還是不幸
在來義鄉,部落蔬店的ina以及vuvu們的總是很忙碌,充滿好奇與冒險精神的我們,就決定自己騎著我小小台的湛灰色Vinoora125穿梭於來義鄉的各個村落之間,望嘉村、古樓村、南和村、丹林村、文樂村,村落之間,都是十五至二十分鐘的車程,偶時我們會迷路,偶時因為大雨我們放棄了較艱難的山路,從我們的蹲點日誌中,大家應該不難發現我們所經歷的天氣,是雨大於晴的,我們時常哼唱著關於雨天的歌曲,也總是會很珍惜陽光的溫度,因為屏東的太陽再怎麼毒辣,也勝過於無法預測的、下一秒的傾盆大雨,我想,山區多雨無情似乎已成定局。
但人生總要保有希望與期待,常常在我們想說「還有多遠」的時候,村落入口的巨大牌坊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很幸運的,我們這段期間也參與到了南和村和望嘉村的收穫祭,看了特色文物展、體驗情柴文化也拖鑫仔的福吃到了美味吉拿富,或許我們埋怨大雨無情,但今年八月我和國中摯友共同淋的數場大雨,一起度過的三百多公里路程,絕對是我們一輩子的難忘回憶,可以想像我們老了之後會常常談到這段經歷,然後看著彼此齊聲大笑。
踏入中排灣,初見原民文化
也許,我們下次會再見
我過去對原民文化的了解,大概僅止於九族文化村的表演秀、社會課本上的介紹與前往太魯閣遊玩時所吃的風味餐。而這段期間我透過村民們的口述、祭典中的體驗以及我們自主的尋覓探索,在這半個月中漸漸熟悉來義鄉的生活步調與文化底蘊,蔬店的溫暖日常、古樓村的樸實食物和千變萬化的美麗大武山景都令我難以忘懷。
而我想蹲點於我而言的意義,是讓我學會如何放慢腳步過生活也快樂、學會用力的去理解和體會一片土地上所發生的大小事,這不是校園中的服務學習,不僅是掃地和聽講座而已。
更是像阿凡達用頭髮連接心智一般,我透過「蹲點‧台灣」與來義進行連結。
在整趟冒險任務中,因為蓁仔鑫仔皆屬於MBTI十六型人格中的I型人格,都是很慢熱的人類,所以我們一直到快要離開來義鄉的前幾天,才跟vuvu們更熟捻、有更多交集,在倒數兩天時,阿嬌vuvu與理事長都有和我們說:「這麼快就要離開啦?之後有空要再回來喔!」聽到的時候,其實覺得蠻感動的,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半個月不算很長,而聽到這句話,卻覺得我們有了深厚的情誼,覺得心裡有一塊默默成為來義的一部分,一旦按到觸動內心的機關,我就會想飛回來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