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嘉義 古民社區 - 汪齊

關於為何會來蹲點這個問題,其實我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是因為朋友的推薦?還是希望能夠得到什麼成長?亦或單純只是對於偏鄉社區的好奇?
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抵達社區時,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解答。
在蹲點前,我們與社區的理事長、總幹事、照服員進行過許多次的通話,然而這些通話,卻僅僅只讓我們了解了社區的一點碎片。
社區的狀況其實是讓我們很震驚的,在過去,我從未接觸過任何鄉村的農民
我不曾想像,我們若沒有說完整的台語,只要在句子裡有一兩個國語,他們就會完全聽不懂
我不曾想像,一名已屆90高齡的老夫婦,仍堅持每天到田裡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不曾想像,有些家庭裡有患病的家人,卻也節省得不捨得開冷氣,只能平日到社區據點裡尋求一絲清爽。
蹲點在社區15天的日子裡,我們會在活動中心一起與阿公阿嬤上課,也會與理事長一起到鄉公所參與社區相關的會議,而更多的是,我們會到每一位的村民家中,主動進行探視;並不是出於所謂的「蹲點工作」,而是希望真的能給予他們關懷、給予他們溫暖。
社區長輩們的狀況,其實不盡相同。但我們發現,其實存在許多老老照護,甚至獨居的狀況
尤其,蝴蝶阿嬤是最讓我們不捨的長輩。
她獨自一人居住在農田角落的一間小房子裡,生活用品簡陋,經濟狀況也只依靠每月政府發放的8000元,更令人不捨的是,行動不便的她不論去哪,都必須依靠一個笨重的助行器。
蹲點期間,我們一次又一次去到他的家裡主動關懷、聊天,但我們驚訝的發現,儘管生活如此艱難,蝴蝶阿嬤仍然樂觀面對著自己的人生
對於阿嬤來說,現在平日可以到社區活動中心做運動、玩遊戲,每週四可以到華山基金會拿一包免費的米,定期還會有鄉公所的人員來探視生活狀況,這些都讓他滿懷希望
長久以來,我對社區據點一無所知,單純的認為,也許只是辦辦活動、發發便當這樣而已。
但在這幾天陪伴蝴蝶阿嬤的過程中,我發現,據點對於阿嬤的生活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
據點的冷氣,是驅散暑氣的樹蔭,據點的便當,是不可或缺的物資,據點的人們,更是照亮阿嬤生命的一盞盞燭光。
蹲點在古民村,對於我來說是一場震撼的啟發,那些我們所習以為常的資源,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是汪洋裡的一葉扁舟。我們日常的一句關心,臨走時伴隨微笑的一聲再見,有時能成為注入他們心靈的暖流。
也許是因為,我在蹲點前沒有抱著任何預期吧,這15天所帶給我的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對這句話的體會深刻了不少。
蹲點是一次寶貴的經驗,所有遇到的事情,所有遇到的人,都化作了我記憶裡的一只船錨,沉澱在我腦海的深處。
作者小檔案

打給賀!我是汪齊,平常喜歡打打球、拍拍照之類的,最喜歡的食物是火鍋!!我是可以一天三餐,一週七天都吃火鍋的人類: D ,聽說新港古民社區有很多好吃小吃,好期待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