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北投硫磺谷社區 - 蹲點日誌—北投硫磺谷社區—EP10—紀錄片開拍啦
建立信任與默契的這些日子
「黃同學,明天下午我要去大安區開會,刷卡、跟課的事情就交給妳們了」、「沒問題阿」、「謝謝啦,有妳們在我就安心了」,洪大哥週二晚間的一通電話,讓我感受到他的信任的同時,也對於可以為他人的事務負責任而有小小的驕傲。
從初來乍到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熟悉週一到週三每堂課的流程、學員報到制度,甚至幫洪大哥將舊電腦的各式資料移轉到新電腦,並進行許多相關的設定,善用自己有相當程度的資訊能力,協助處理洪大哥的日常瑣事,這種可以「略盡棉薄之力」的感覺,其實真的很好。
而最令人開心的是,本組和洪大哥在這不到兩週的時間內已建立一定的信任與默契,我想這就是服務的本質吧,重點不在於付出的形式和分量,而在於服務過程中,建立起與他人的人際聯繫,在名為責任的過程中收穫他人餽贈的信任感。
紀錄片開拍啦!王大明阿姨與她的外公
從斷捨離課程,我們得知有些珍貴的文本是王阿姨斷棄不掉的,聽她的分享過後,本組決定以她和他的外公「夏德儀」為紀錄片的主角。
夏德儀先生出生於清光緒年間,前半生在中國生活,在戰亂時於台灣落地生根,成為台大歷史系教授,晚年移居美國,享耆壽九十八,自號「百吉老人」。
夏先生於高齡九十多時,親筆寫下屬於自己的「編年史」,涵蓋年少求學至晚年的大小事,其家庭成員們的出生、人生大事皆記敘其中,且其內容皆以當時可取得的資料(家書、郵件、日記等)為佐證。雖未出版,但分發給數位親近晚輩,王大明阿姨的母親即為其中一位,王母逝世後,文本便留在了王阿姨手上。
至王阿姨家訪談的數小時內,我深切感受到五感的充實:
「觀」歷史長河和夏先生個人生命的錯綜交織
「聞」屬於百吉老人的歡笑與哀戚
「嗅」時代的滾滾風沙,從年少的山頭翻閱到遲暮時光,卻依然鏗鏘有力
「嚐」人生百味,至喜、至悲、至懼的錯落
「觸」及文字和生命的熾熱溫度,重溫生而為人最純粹的感動。
而身為熱愛文字的人,在初聞王阿姨和她外公的故事時,我便有預感這將是我在北投蹲點最大的收穫之一,故亦在此誠摯邀請讀者們,期待和關注我們後續的紀錄片成果!
今日蓁心話
「讀五本普通的書,不如讀五遍一本好書」,人和人的相處亦然,在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那怕僅僅有一個是特別的人,都會帶給你的人生拔山倒樹的灌溉與視野衝擊。
在這個影音、數位紀錄當道的時代,也許我們都忘了如何用字字句句去細數和回首自己的人生,而在王大明老師的外公的筆觸中,再一次提醒我,文字、歷史以及生命本身其實與時光同樣雋永。
撰文者:黃晏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