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縣豐濱鄉 靜浦社區發展協會 - DAY16主日|愛在行為上

 

DAY16主日|愛在行為上

 

今天是禮拜天,也是我們來到靜浦部落後第一次踏進靜浦基督長老教會,和大家一同敬拜。

靜浦教會由一對牧師夫婦帶領。他們住在離部落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地方,但不管是週間的聚會,還是週末的青少契、主日學、主日崇拜,都是他們親自跑來帶領。週日的行程更是緊湊,在靜浦講道後,還得馬上趕到隔壁部落,接續下一場崇拜,那份奔波的勞苦與甘心,讓我相當敬佩。

 

我們一走進教會,立刻迎來一雙雙熱情的眼睛。

有人笑著向我們點頭,有人直接把詩本遞到我們手裡。聚會從詩歌開始,大家翻著詩本,一起唱詩,歌聲在小小的禮拜堂裡迴盪,時而是中文,時而是阿美族語,熟悉的旋律用不同的語言唱出,新鮮卻也不失感動。

我雖然不太會看羅馬拼音,但在那個當下,我知道,我們都是唱給那位三位一體的真神,語言不同,心卻是一樣的合一,跨越了文字與民族。

 

「留一下你們的名字,牧師幫你們禱告!」

 

聚會結束後,牧師走向我們,手上拿著一張紙和一支筆,請我們寫下姓名與電話,他說,日後會在禱告時,一一為我們提名代禱,除了牧師的關心,還有一位會友特別留了兩塊西瓜拿到我們面前,那是特別為我們留下的,要離開前,有位姐姐很害羞的拿著她親手縫製的杯墊,拿來送給我們,她說她有塊從日本帶回來的布,就用來做成杯墊送給教會的大家,受寵若驚,怎麼會這麼剛好還有我們的份!!!

 

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就好像他們知道我們會來,好像我們不是過客,是早已被記在心上的家人。

 

接著,我們跟著 Candy 回到她的小窩,準備今天的早午餐,也算是為我們即將離開靜浦,畫上一個溫暖的告別。

 

 

我很喜歡她的生活態度——精緻卻天然。從第一天踏進她家,我就注意到她的生活智慧:陽台是活動式的,收起來是護欄,放下來就成了曬太陽的小平台;餐桌上的米是自己種的,料理多用水煮,只靠簡單的調味就好;果菜的剩餘果皮全被送進後花園,成為天然肥料……每個角落都透著細心與純樸。

吃完後稍作休息,我們又去完成遊程紀錄的工作,拍完不久,阿勇興奮地說要去收前兩天放的蛇籠。

我們立刻出發,本來是想抓溪蝦,結果只收穫了12隻,最大驚喜卻是兩隻大鱉,牠們生命力旺盛,前爪強而有力的抓住蛇龍不願被抓出來。

帶著戰利品回到家,簡單料理過後,Candy 又開了一瓶粉紅酒為我們加菜,就算只是簡單的料理,也能吃得精緻豐富,讓餐桌像節日一樣。

今天從早到晚,我們的胃都被 Candy 牢牢收服。在靜浦的日子裡,我們不只是吃得飽,更是被細心照顧、被溫柔款待。離別雖近,但這份滋味,我想很久都不會淡去。

“Dear children, let us not love with words or speech but with actions and in truth.”   -- 1 John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