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彰化路上教會 - 吳敏瑜

故事從這裡開始,但不會結束

  開啟蹲點生活之後,每天都忙著適應當地的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的體驗,每天都覺得二十四小時太少,沒辦法把所有的感覺體驗收進於腦海裡。

  在這裡的前幾天內,我們努力地與當地的長輩們和陪讀班的小朋友們熟識。路上的阿公阿嬤們都非常的熱情與好客。他們總是會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在樹蔭下或是騎樓下乘涼聊天,而且還會分阿公群和阿嬤群。

  在經過他們的時候,他們總是很好客的邀請我們來坐與聊天。記得有一次我們剛買完早餐要回教會,經過了一家阿公阿嬤家,他們坐在客廳看著電視,我們跟他們打了聲招呼,結果他們就邀請我們進去坐著聊天,還讓我們看他們年輕時候的照片和講述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

  在教會也有認識一對阿公阿嬤他們的感情也令人羨慕,阿公總是會騎著三輪車載著阿嬤來教會, 阿嬤總是會靦腆的笑著。我們都稱他們是「神鵰俠侶」,這個稱號是從一批志工告訴我們的。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去神鵰俠侶家拜訪,不知道開了什麼話題,我們就說到阿嬤很可愛,阿公就笑笑的說「阿嬤年輕的時候就這麼可愛了!」單身狗的我默默的被餵了狗糧。非常羨慕阿公阿嬤這樣細水長流的愛情,現在已經九十四歲了依舊如此。

  陪讀班的孩子們都非常純真、活潑與可愛,與他們相處覺得自己回到了那無憂無慮的年紀,跟他們一起在陽光灑落的下午奔跑著玩耍著,覺得自己的心都年輕了起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個性跟特色,有的活潑外向、有的內向害羞、有的任性可愛、有的愛玩卻不善言語。

  剛開始我們的拍攝主題其實是產業,所以我們之前都是以產業的部分去探尋。但在有一次跟我們的引路人諾哥談論拍攝內容的時候,諾哥講到了其實是路上這個地方的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孩子們普遍缺乏陪伴。因為孩子們的父母每天大部分都要工作到很晚,加上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讓孩子去補習班之類的地方,雖然阿公阿嬤可能沒有工作會在家,但是也很難管得住孩子們。所以孩子們可能會往外跑,家長們也沒辦法掌控孩子們的去處。這樣可能造成他們課業上的落後,又或是行為上的偏差。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需要被展現的一個問題,因此就從本來的拍攝方向急轉彎,換成了拍攝孩子們的議題。

  在陪讀班裡面有一個孩子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我們紀錄片的主角。這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孩子就是小沐,他是一個有學習落後問題的孩子,已經國小畢業了但是在認字方面有了一些問題。第一次跟他接觸是因為他救了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鳥,看著他小心翼翼的將鳥兒捧在手上,就像是呵護著一顆無價之寶一樣,那樣單純的為一顆生命憐惜的心情多麽的可貴。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小沐內心的善良。

  雖然小沐在學習上並不理想,每當要帶著他閱讀的時候,他總是喜歡耍賴或是分心,也讓我開始思考該怎麼去引起小沐學習的興趣。不過在認真陪伴下小沐開始從一開始排斥閱讀到後來願意去閱讀。一步步的願意去學習去嘗試。從一開始簡單的問答都會說「不知」,到現在勇於表現自己的想法,看著他漸漸的改變,漸漸地成長,讓我由衷的感動,或許父母看著兒女的成長也同我一樣吧!也是因為小沐,讓我有一種養兒方知父母恩的領悟,教導和陪伴孩子是多麽需要耐心和體力的事情呀!感謝我的爸媽。

  在這裡還要再提到一個人——阿倫,他是一個回鄉青年,之所以會認識他也是因為他時常在下班後到教會來陪孩子們玩耍。阿倫是一個非常陽光但也穩重的一個青年,對很多的事情都比我們這群毛躁小鬼有耐心。他總是帶著我們去很多外地人找不到的美景拍攝,也跟著我們一起陪伴照顧小沐和小沐的弟弟妹妹們,感覺就像是一家人一樣。到了現在我們蹲點結束了,孩子們也都會在課後放學到阿倫家唸書寫作業,而我們也時常跟孩子們通話。其實我很感謝阿倫能夠在我們回台北之後,持續陪伴著小沐他們,監督著他們的作業,引發著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阿倫總是有他獨特的教學思路和系統不落窠臼,讓我很佩服。

  到現在我們也持續與小沐他們密切的聯絡,每次總是能在視訊電話中看見他們的成長,詢問著他們的日常,希望在未來他們能夠持續地成長茁壯,闖出自己的一片蔚藍天空。

 

作者小檔案

吳敏瑜
臺北醫學大學

我是吳敏瑜,綽號“瑜悅”
一個滿腦子奇怪想法的瘋子

一個很羨慕恣意妄為的人類
愛做白日夢幻想的理科少女
相信世界有魔法的中二人士

喜歡挑戰自我極限的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