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東達魯瑪克部落 - 劉悅蓉

  雪白的木屑紛飛,似初雪飄下,也似花瓣零落。樟樹香氣裊裊瀰漫在空氣中,淡淡的芬芳輕輕撫摸著嗅覺神經,讓人不自覺的放鬆。這裡是達魯瑪的獵寮區,是鬱鬱蒼蒼的樟樹林中一抹堅毅的聳立。

 

  一切可以從獵寮開始說起。刺竹、綠竹、長枝竹當作支架,用黃藤將基底緊緊纏繞固定住,屋頂鋪上稻草,堅固、完整的獵寮就此完成。所有原料皆取自於一旁的森林,砍伐、設計、裁切、搭建通通自己來,這是達魯瑪克的精神,使用資源、善用資源、珍惜資源。

 

  達魯瑪克是上天賜與的寶地,動植物資源豐富,生態多樣性高,旁有河川經過,後有山丘依傍。東魯凱族的聰慧讓傳統習俗與在地資源結合,醞釀出許多部落記憶,發展出達魯瑪克自身的特色文化。為推廣在地,達魯瑪克決定規劃生態導覽,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達魯瑪克的美,同時也讓在地記憶文化能夠傳承下去。而獵寮則扮演了部落重要的基地角色,除了是狩獵完能夠喘息的休息區,也是平時族人們工作的「辦公室」。

 

  在獵棚裡時常能看見部落大哥們的身影。晴時,上山作神農偶爾當農夫,嚐野菜、認植物、種植株,累績生態導覽知識,整理森林開闢步道。大哥們的大腦就是神農本草經兼生物百科的混合體,一片葉該如何吃如何用,一隻蟲叫什麼名生在何處,腦子一轉信手捻來;雨時,大哥們便化做男版織女,一樣的手工活,一樣細膩的工作,卻不是織布。手掌幾個翻花後,是湯匙、叉子、托盤的乍然呈現。純手工打造,材料就來自一旁的樹林,從設計、採集、裁切、打磨,幾個人就是一條龍生產線。每個精緻、獨一無二的手作溫度,是經由大自然的醞釀,大哥們的細緻雕磨,承先啟後的完美成果。

 

  傳統的達魯瑪克,是呵護女人的。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吃重的體力活,狩獵採集;女人負責細膩不易受傷的工作,料理編織。流在身體裡滾燙的血液,是男人保護女人,組織家庭勇於奮鬥的渾然天成。而如今,達魯瑪克的男人變了,粗繭的手掌包攬的不只是吃重的工作,細膩需用心琢磨的手工藝也照單全收。為了部落,為了讓達魯瑪克更好,族人的初衷沒變,男人與生俱來的氣魄卻也沒變,唯有改變的,是時間。

 

  沒有什麼是應該,也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達魯瑪克永遠是知福惜福的。儘管物產富饒,卻不浪費,儘管資源豐富,卻不濫伐。永續、友善早在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就深植傳統。人類跨時代的快速進步,多建立在資源使用的毫無章度,後因環境資源的匱乏、自然界的反撲,才懂得何謂珍惜。而達魯瑪克卻早已以超前的前衛姿態,善用資源,永續經營,懂得與大自然共生共榮。

作者小檔案

劉悅蓉
輔仁大學

輔大新聞,今年20。心寬體胖是近期目標,體胖是從小就達成的驕傲,心寬則是需要感動和視野提煉才能達到。記憶力就如括約肌排出的氣體即刻煙消雲散,於是喜歡用單眼治療自己無可救藥的腦,咔嚓保存瞬間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