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雲林華山華南社區 - 葉右祐
「若是為了自己的聲名榮華/阿爸不願意向任何人/假裝微笑/若是為了維護你們/孩子呀/阿爸願意向任何人/懇求或抗爭」——吳晟〈阿爸願意〉
社區發展理事長對我們說:「你以後回來我們華南社區,沿路上經過的水果,有百香果、龍眼、橘子、柳丁,你都盡量採沒有關係啦!當作是自己的家。」受到理事長的照顧太多太多。善良在理事長的身上彷彿被時間壓成一圈一圈密實的年輪,不論寒冬還是溽暑,一圈圈的軌跡仍清晰明顯。前幾個月,理事長曾因為農事摔斷手臂韌,知道事態嚴重的他,卻因為害怕一開刀就必須被迫離開工作崗位,而把受到的傷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理事長騎著機車帶我們認路時,看著他的背影,因為右手韌帶受傷的關係,總能輕易地看出他的肩膀已經嚴重歪斜。已經傷致這樣的情況,不論我們如何苦口婆心的叮嚀理事長要去大醫院看醫生,理事長仍為了工作不願赴醫。
從返青口中我們才得知,雖然理事長擁有社區發展理事長的頭銜,卻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拜訪理事長家時,才發現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如山一般高的文件,和理事長相處時也不時聽見他的手機響起。他彷彿是荒河中的一塊浮木,緊緊繫著整個社區。不但辛苦,犧牲了與孫子相處的時間,這份工作無任何一毛錢可領。跟著理事長一整天,才發現當社區即將舉辦活動時,理事長是挨家挨戶拜訪,希望居民參與對社區發展有益的活動,並且於活動前再次打電話提醒居民。想想和自己阿公年紀相當的理事長,非但不能在家裡享清閒,還必須在烈日下奔波奉獻於社區之事。當問起理事長是什麼讓他堅持至此,從他娓娓道來的話語,才知道他是在地的華南人且畢業於第二屆華南國小。他說:「華南對我而言就像是我的根。我不會因為他沒落、他比不上都市就拋棄他。如果能讓華南社區變好,我會希望讓他變好的其中一個人是我。 」
理事長:「華南社區什麼都有,有各種你想得到的水果,也有很新鮮的空氣、很美的景致,可是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回來。」這是當我問起對於華南有什麼看法時,理事長語重心長的跟我們所說的話。當下聽到這番話由一個熱愛社區的人所講出,心裡也有很多不捨。華南社區是一個由很多單位進駐的地區,不僅有蹲點,有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先生、諾亞文創工作室,也有水保局計劃中的返鄉青年洄流。每個參與社造的人就像是社區發展中不可忽略的小螺絲, 他們盡自己的力量拴緊屬於自己的環節,我想理事長也是這樣子的。 曾聽過那麼一段話:「當你擁有在都市高薪的工作,為了偏鄉放下自己原有的工作,前往偏鄉奉獻。是一件會被媒體報導,會被大家貼上優秀、返鄉青年的標籤。可是卻沒有人注意到從小身長在偏鄉,到老也默默為社區付出的人們。」我想這樣的心情,是當我近距離站在理事長背後,看著他每天逞強說著自己不會累並且把所有功勞歸功於其他人時,才感受得到的。也許我們都期望一個地方能變好,能有很多資源進駐並對當地伸出援手,但也許我們都忘了一個地方的好與壞,最重要的並不是有多少金錢產業的興盛,而是居民自身對於當地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