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屏東 阿禮部落 - 冒險日誌Day3-初入阿禮部落

今天正式實地尋禮!

 

一早驅車順著台24線前往霧台,由於上山後就沒甚麼店,便先在小七和飯糰店置備今日存糧。經過內埔後,需要穿過三地門才會到達霧台,兩者的交界處是一個哨口,也就是申請入山證才能通過的第一道關卡。

進入霧台後,又是一輪崎嶇山路,沿途會經過許多部落,昨日日誌中提及的谷川部落便是第一個遇見的部落,該部落又名伊拉部落(Ila),在魯凱族語中有「走吧!Go!出發!」的意涵在。這是因為伊拉部落所處位置承載著霧台鄉對外的主要道路──谷川大橋,當年風災將前身第一號橋摧毀,才有了現在建立於原址上方的谷川大橋。

接著會駛過平緩且寬的一段路,也是神山部落的位置,與前後部落明顯的地形差異,其實是後天所造成的──日治時期,對面的德文部落遭日軍佔領,砲彈便對準了神山部落,這才使得該部落的地貌相對於其他處更為平緩。

而要進入到霧台鄉最深處的阿禮部落,則需要穿越兩道紅門才能抵達。崩壁就在右手邊,駛過沿路落石與山壁水流,從荷蘭文文獻就記錄著的古老部落,就在眼前展開。

 

第一次踏在阿禮部落的原根之上,包老師拿了相似的兩片綠葉給我們,對折撕開後,特殊香味便擁上。包老師教我們分辨陰香和土肉桂這兩種外型相仿的植物,最大差異就是葉片背面的顏色,前者偏灰綠色,後者則偏灰白色,而且土肉桂葉的味道更為濃厚溫醇。

今日的主要任務是「除草」。小包哥向我們說明了割草機等器具的使用後,我們便帶著鐮刀前往溫室,這是今後要栽培臺灣白及的藥草園。阿禮部落是丘陵地形,溫室是建立在梯田一階,今天要做的便是將讓雜草覆蓋的階梯平台都能「重見天日」。初拿鐮刀就揮舞了三、四個小時,在山羌、蟬鳴、瀑布聲的環繞,清新空氣與雲霧景色,讓休息時間比起在平地勞動短了許多。

這是個知識含金量極高的日子,認識蛇木、沙羅、咬人貓等植物,看到石板堆積階梯的生態工法,知道部落以送情柴和花圈的追愛方式,學到腎蕨與芋頭乾兩項保命法寶,還了解為何阿禮過往能橫掃馬拉松賽事的原因。

 

2009年八八風災至今,台24線仍在修復重建,當時族人們是靠著自救維生,最後才由直升機接出,目前多住在百合園區的永久屋中;現在仍居住在山上的人並不多,在除草過程中經過的幾輛機車也多是巡山員,並非部落族人;但部分堅定著「與土地共生共存」的族人拒絕用這樣「以屋換屋」的方式,他們在災後橋斷路毀的情況下,慢慢地爬回了他們生長的地方,開始了重建之路,這份努力是景觀區得以成立的根源。

2016-2018年是部落受害最深的時候,青年們剛回到部落,因為人少且缺乏管理的緣故,盜採、私闖事件層出不窮,珍貴文物與植物都不知去向;當時也有許多非法獵人放置陷阱,沒有記號標誌的情況就造成族人或訪客受傷。

 

除完草後便回到石板家屋「阿爸禮握手Abaliwsu」,小包哥先教了我們工具的清潔方式,之後便是一桌豐盛佳餚,當中最為特別的便是與芋頭粉混合的香腸,也談論到製作的傳統工法。今天受到魯凱阿禮更進一步的文化洗禮,像部落中有位智能遲緩的族人,在魯凱文化中一旦有這樣的孩子出生,便是由整個部落共同撫育,而從交談之中也能發現他對農忙有極為深厚且專業的知識,也正是這種「共享」、「共存」的文化精神,才使得「奇蹟」出現。

 

在今日的尋禮過程中,我們還找到了一個故事,就是這塊梯田與包老師的羈絆。當年五歲第一次跟著祖父下田種小米就是在這裡,下方的瀑布承載了他的童年;而在包老師剛考上教職的七零年代時,則改種起了段木香菇,第一年很順利地收回成本,但第二年便遇上了中國香菇進口,於是出現滯銷情形。在這幾十年間,部落發展過許多的產業,可成效不彰,隨著山上人口減少,如溫室梯田般的閒置農地也越來越多。而景觀區的存在,便是包老師、小包哥和部落族人們所努力的「重建阿禮,重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