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彰化路上教會 - 2017.07.21 第二串-踩進路上的泥土裡

社區導覽

  今天是行程滿檔的一天!吃完早餐,八點多跟著諾哥到教會前牧師的家中打掃,清理完回到教會約九點半,諾哥就去接來修繕禮拜堂的特力屋志工,我和佳妗就到辦公室等待阿君老師(芳苑鄉鄉民代表)幫我們導覽路上社區。

  透過阿君老師的導覽讓我們對芳苑鄉以及路上社區的歷史脈絡、人口組成、產業發展、地方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像是芳苑鄉以前稱作「沙山」或是「番仔挖」,因芳苑一帶的土質是較細的黑沙土而得此稱,後來於日治時期正名為「芳苑」,而路上社區也不只是一個村落組成,而是因其文化、血緣關係將路上村、路平村、三成村及福榮村四個村莊稱為「路上社區」,而路上教會就是位於福榮村。

  芳苑鄉也因為沙質土,所以適合種植蘆筍、花生、稻米,但蘆筍因為種植麻煩、經濟效益不高因此產量越來越少,但花生仍是芳苑的主要種植作物,路上社區附近也能看到很多的花生田~芳苑也是台灣最大的雞蛋供應鄉鎮,產量占全台40%以上,等於說我們吃的蛋每吃兩顆,就有一顆可能來自芳苑!(So amazing~~)


(阿君老師社區導覽中)

 

謝氏宗祠

  阿君老師也介紹了路上的人口、文化特色。路上的人口雖然有三千多人,但因為人口外移所以實際上待在路上居住的大概只有兩千多人左右。而我們昨晚整理陪讀班孩子名冊時發現了一件很特別的事,正好阿君老師也提到了,就是路上社區的人大部分都姓「謝」!一條街裡可能只有三、四戶人家不姓謝,其他都是謝氏宗親,所以這裡的居民大多會以「輩分相稱」,像是叔公、伯公、姑婆、姨婆等等,如果叫錯了,老一輩的還會幫忙整理輩份關係呢!阿君老師在介紹完後也實際的帶我們到謝氏宗祠、祖墳,去看看這裡當地居民們的祖先到底是從何處開始發跡。


(謝氏宗祠)

 

午餐-蚵嗲

  看社區一個早上也到了午餐時間,養蚵是芳苑的一大特色產業,最著名的就是王功的蚵仔,而芳苑溼地附近的蚵仔雖然沒有王功那麼多,但也產了不少,因此阿君老師就帶著我們去吃芳苑最特色的美食-「蚵嗲」,用新鮮又好吃的在地小吃作為一上午社區導覽的尾聲,感謝阿君老師的招待!


(芳苑特色小吃-蚵嗲)

 

1919陪讀班社工採訪

  中午稍作休息後,遇到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陪讀班的社工來看特力屋志工修葺禮拜堂的服務狀況,深聊之後才發現原來教會裡的陪讀班有部分經費是由他們補助,而1919就有提供一項計劃就是與特力屋的志工團合作協助修繕陪讀班環境,因此特力屋的志工會來修繕禮拜堂是因為禮拜堂是陪讀班的孩子上課的地點。而且1919與教會的理念相同,對於小朋友的陪讀班的宗旨是在於「陪」而非「讀」,而且也相當注重服務的延續性,孩子從陪讀班畢業後,與教會或陪讀班的關係連結強度如何能夠持續維持,這也是路上教會和1919的共同目標、目的。


(1919白社工採訪)


(特力屋志工正在粉刷牆壁)

 

路上養雞場

  下午則碰到路上社區的返鄉青年阿倫,由他和諾哥帶著我們體驗路上的農牧產業~

  第一站就是到阿倫工作的養雞場,雖然之前都有經過雞舍,但第一次那麼近距離的接觸真的超級震撼的!三萬多隻雞齊齊探頭出來吃飼料真的不是普通的壯觀,然後諾哥幫阿倫一起餵雞飼料,站在自動移動的機器上將雞飼料平均分到每隻雞的嘴前。阿倫也介紹到我們去的這間雞舍是比較先進,高架雞舍由機器撿雞蛋,會比較乾淨一點,另一種則是傳統式雞舍就要人工撿雞蛋,我們在傳統雞舍和阿姨聊天還因此賺到了一袋雞蛋(阿姨人超熱情阿莎力!!!),每天的雞蛋量也都會紀錄,記錄方式從白板上面看就是以每天的箱數,在減掉破掉的箱數,而一箱通常是200顆蛋,由次可知每日產量約兩萬多顆雞蛋!


(阿倫整理雞飼料中)


(傳統雞舍-阿姨正在人工撿雞蛋)


(雞蛋數量的紀錄板)

 

高麗菜田-「滾洞」

  第二站就是到傳統雞舍隔壁的預耕地,是一片準備播種的高麗菜田,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從沒見識過的農耕器材(正確名稱是甚麼不太清楚),它的用途是幫高麗菜的種子挖一個等距的洞的記號,方便屆時播種時能夠等距的種植,這樣作物比較不會互搶養分,而這個過程稱作「滾洞」。除了第一次接觸的器具,阿丸大哥(菜田的負責人)還教我們如何在泥巴土裡走路的技巧,需要腳尖先下地,如果腳跟先下的話容易滑倒,而且還要搭配著「內八」的步伐走,才不會在田裡摔死~


(正在滾洞的高麗菜田)

 

晚餐-與陪讀班的孩子一起下廚

  體驗完後回到辦公室,幫忙清理一下環境後,就是晚餐時間~今天的晚餐是自己煮的麵唷!而且晚餐還和紀老師、阿倫、陪讀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吃飯,聊聊生活點滴...

  阿倫還提出一個他一直很想做的翻轉教育計畫,就是希望可以和路上教會合作,先從陪讀班的孩子起步,連結外界的才藝資源,開設定期的課程班讓小朋友能夠多元接觸不同領域,期望從中找到孩子他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們都覺得這個想法真的很棒!也有其可行性,雖然發現會有許多問題需要被克服,但討論的氛圍很熱絡,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實踐了!


(我們一起吃晚餐~)

 

  感覺今天對社區又更熟悉了,但也面臨到了一些拍攝方向的困境,明天就會和阿君老師一起討論,希望能夠整理出更清楚的拍攝計畫!

2017.07.21 冠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