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縣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文化產業協會 - 第十三句-pa ke lang

  今天是豐年祭最後一天,通常在豐年祭的最後一天都會有個儀式叫做八個浪(pa ke lang)。

 

  所謂的pa ke lang其實就是豐年祭的慶功宴暨檢討會,在豐年祭都結束後舉行的儀式。

  

  pa ke lang的儀式包含抓魚和吃魚,只有男性可以參與,一早所有頭目以下階級的男性,皆會前往溪邊捕魚,捕完魚後,直接在溪邊烤來吃。

 

  在階層裡,低年級是沒有任何說話機會的,但是在豐年祭最後的pa ke lang階段他們可以說話,可以說部落到底哪些事情需要改變、提供意見、交流想法,那個當下,帶刀的以下可以講話,否則一般這個年齡層是沒有任何說話權的,所以那個時候也是意見交換的時候,把意見彙整,再回來轉達給頭目。

 

  或是說有些糾紛必須在河邊處理完,專指男性的事務。聽部落長輩說,他們以前在河邊也會吵架、打架,但是處理完回到舞場,弟弟就是弟弟,什麼事都不要講。離開河邊後,所有的爭吵都隨河流而去。

  

  比如說,去年就有人建議,豐年祭如果如此重要,又希望族人全程參與完畢的話,為什麼最後一天要選擇結束在星期二?因此今年便將最後一天改為舉辦在週日,讓大家可以參與完整個盛事之後再回到家鄉以外的地方去工作。

 

 

  pa ke lang也不是只有豐年祭會有,其實婚喪喜慶都有,事情全部結束後,工作人員或主要核心家庭成員大家吃魚,吃完魚後大家回到原本的生活,該工作的去工作,該做什麼就回去做的這樣一個過程,是一個過渡儀式。

 

  在阿美族社會裡算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阿美族算是一個群體性,那在這個群體性裡主辦人員或是執行長必須感謝一起工作的人,在吃pa ke lang的時候,起來跟大家說感謝,有一個這樣的過程才能達到感謝的效果。

 

  像一般我們開會,也許只是大家站起感謝,這樣的感覺就沒有了,需要一個pa ke lang的過程,如同會後聚餐,但是一定要吃魚,吃魚後才會過到另一個階段。

 

  晚上如果要pa ke lang,中午就會去抓魚,如果是中午要,白天一早就會去抓魚,但因為現在的工作型態,大家幾乎都不是在部落,家裡的人通常都是直接買魚來吃。

 

  也因此,昨天我們出門時,看到大多數階級的人早已相聚在一起吃飯,最後與高階級的百家利一起用餐時,也有一條相當大的魚,在我們驚呼河中的魚竟會如此大之際,陳老闆才說明這並非河裡的魚而是自己養殖的魚,烹調的方式十分簡單,就是直接火烤,打開鋁箔紙後,再灑上玫瑰鹽以及七味粉,不用華麗的烹調,可以吃到魚最原本的甘甜,而一旁的魚湯也相當清爽好入口。

 

  也許是豐年祭終於成功結束,重要幹部都覺得卸下了心中的大石,在吃飯的時候,不再扳著嚴肅的臉孔,而是一個笑的比一個快樂,平時穩重的村長與頭目也難得搞笑唱起歌來,配上他們滑稽的動作,月光襯在他們黝黑的膚色上,可以看出這幾天的辛勞與完成過後的愉悅。

 

 

  吃完飯後,我們再次前往舞場,從遙遠的地方就能夠看見他們正在進行一段大工程,近看原來是在殺豬!原來是今年帶刀的特別體恤下面的弟弟,想讓他們非常有力氣的扛起下一屆豐年祭負責管理的事務,也為這次的豐年祭好好酬謝他們,因此特別在最後邀請彼此共享美食,特別的是,這次讓他們自己去做殺豬的動作,不要只是聽耆老如何殺豬,不要只是看他們如何殺豬,要自己親自去做過一次才會知道這樣的感覺。

 

  親自體會過,才知道這樣的感覺,也是這次蹲點最大的感想,倘若不是跟著他們一起參與整個過程,不會知道所謂的豐年祭是這樣的。

 

  後來訪問到一個從外地來的吉拉米代女婿,他竟也參與這次帶刀的事務,不是阿美族人,卻也做著同樣的事,喜歡這裡的文化。他說,台灣很小,不要分哪裡人,有些事,喜歡老婆,喜歡這裡,做就對了。

 

  豐年祭結束了,蹲點生活也跟著準備結束,謝謝豐年祭教我的事。

 

  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