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太平藍染工作坊」 - ✶ Taiping Take09——品牌合作,創意匯集
✶ Taiping Take09——品牌合作,創意匯集
時光飛逝,我們來到了蹲點的最後一個週末。
有別於上週自行建立辦公室周遭美食/植物/道路圖鑑的安排,我們今天與雅汶與婕妤約好來參加太平藍邀集藝術家與會的「品牌共創藍染工作坊」,早上十點便來到了水源地辦公室。
一進到大樓,就看見雅汶忙碌地在招呼參與的插畫家、絹印創作者等藝術家,我們也跟著搭乘電梯來到七樓。映入眼簾的是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最後準備工作,牆面四處也貼上了2024頭汴坑染物祭的宣傳海報,隨著參與者逐漸入座,燈光暗下,活動主要負責人家毓打開投影片,開始介紹藝術祭的策展理念、展區規劃與活動資訊,並播放去年度的宣傳影片。
🌳💧🐾
2024頭汴坑染物祭,太平藍以「山河繪本(The Story of Nature Fantasy)」為主題,將太平區溪流奔湍、山層綿延的頭汴坑山城幻化為無限鋪衍的空間繪本,於數個常民生活的地景角落抹畫上藍染創作品的情感意義:紋理柔軟的布幅收攏進微風徐徐,層次深邃的藍蒅蘊含有時光秘密,而線條隨性的車邊則拓延出在地集體記憶的情感脈動。
✶ 日期 : 09/22㊐ ~10/13㊐
✶ 場所 : 台中市太平區頭汴坑
✶ 藝術祭展區:
.「A」#山澗藍調:太平藍染創作工坊、觀景台
.「B」#農耕食事:太平買菸場、太平古農莊、百年大樟樹
.「C」#林野棲地:百蝠橋、蝙蝠洞
.「D」#里山教室:頭汴國小、東汴實小
.「E」#微光森林:蟬說:山中靜靜
太平藍也積極以工坊形式與在地居民、學校單位合作,邀集群眾重新思考對家鄉的印象與情懷並融於藍染創作當中,共同在染料與纖維的串連當中譜寫記憶的多元性與發展性,使得人文地景得以透過藝術角度的詮釋打破空間限制,擁有跨越時空的展演可能。
由此,千百年來的茂盛土地不僅有歷史深情得細細回憶,更有尚待暢想的未來光景可殷切期盼,獨屬於頭汴坑的湛藍繪卷就要盛大開展。
🌳💧🐾
今天的品牌共創工作坊,正是染物祭前期推廣行銷的重要一環。
太平藍邀請到在商業與藝術領域皆頗有成績的插畫家、圖文作家與絹印創作家來參與工坊,利用型糊染技法在衣服、方巾或帆布袋上進行藍染製作,而每個步驟都有專人帶領與教學,讓藝術家得以帶回理想作品也擁有完好體驗;太平藍也可透過這些影響力人物獲得更多曝光機會,接觸到本就對傳統工藝、展覽藝術有興趣的目標群眾,讓展覽活動參與人數更上一層樓。
前情提要到此告一段落,回到工坊現場,家毓正在向參與者介紹型糊染技法的製作過程,也分享幾種讓成品更精緻完整的小撇步。
簡單介紹型糊染的過程:參與者們已完成在一般紙張上的圖樣繪製,接下來需要將紙張噴膠黏貼於防水型紙上,順著繪製圖樣進行切割,而切割去除的空白處就是要塗糊的地方。完成刻版的型紙將會放置於布巾上,塗上黃豆糊、進行晾曬,待黃豆糊乾燥完畢即可將布巾進行染製,在完成16次的染料浸潤後,布巾將會呈現湛藍色澤,這時將糊料輕輕去除,便可看見留白的清晰圖樣。
在圖樣繪製與型紙切割上,又有兩個小撇步可以向大家分享。在設計圖樣時,可以將圖塊與圖塊間進行線條的連結,此步驟又稱為「架橋」,可以讓圖形結構更穩固、安全;線條過長時,也可以使用「切節點」的方法,將線條切為小點小點,讓本因結構弱而在刮糊時容易翹起的紙張更服貼,避免因紙張浮動產生漏糊、損壞圖樣的現象。
聽完家毓的解說,各位藝術家也俐落地開始動作,婕妤與雅汶則適時地在有人求援時出手相救,讓活動進行得更順利。我們抓緊這樣大家「動手也動口」的時刻,在旁邊拍下許多認真面孔與精緻作品,但是後續發現日光燈下的照片都有好嚴重的斑馬紋,在攝影上又學到一課,那就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將快門秒數調到低於1/60秒才能躲過一劫!
時間很快來到中午,雅汶請了我們吃真的非~~~~~~常~~~~~~好吃的「好吃河粉」,Q彈有勁的麵條配上清爽的泰式酸辣調味,而打拋豬既有魚露鹹香又有辣椒香潤滋味,與酸菜、小黃瓜、胡蘿蔔、豆芽菜混合出讓人一口接一口的美味,份量又大CP值好高,下次自己去買。
下午,帶著對於型糊染的初步了解,我們也開始著手進行工序,各自設計想要印在方巾上的圖樣。詠倢不太擅長使用筆刀進行切割,最初幾個圖樣的邊緣都歪歪扭扭、參疵不齊,雅汶幾度出手相救⋯⋯不過在設計本科生丞琳的指導下,也漸漸學會用食指帶動筆刀前進的技巧,後續的切割形狀終於比較像樣。
切割期間,我們也與婕妤、雅汶再討論了下週的行程。暫時決定週一要跟去拍攝在頭汴國小舉辦的工作坊,週二則不出外景、專心在辦公室跟設計師郁雯進行展品染布的製作。為了加緊製作腳步,我們下午也有另外騰出時間先行裁布,有了工讀生其睿的幫忙,好幾條整整逼近10公尺的布才能夠快速完成裁切,雖然邊緣還是有點歪七扭八,但過程還蠻療癒ㄉ。
回到工坊,大家已經完成塗糊的程序,準備到頂樓空間拍大合照,我們也舉著相機幫忙拍攝,一時間合照有了四機在拍,婕妤說要請大家「眼光渙散」地平均看向四個鏡頭XD。我們努力捕捉到一些鮮活、可愛的瞬間,還特別幫作品最巨大的藝術家拍了獨照。
雖然今天的工坊結束了,但其實作品尚未進入染布的步驟。待到8/3,大家還需要重新去到位於太平區的藍染工坊去完成作品,之所以無法在辦公室空間進行染布,是因為型染布無法如紮染或綁染按摩布料讓染料均勻染色(易導致糊料脫落),需要更大的空間來讓布得以用垂直方式、反覆進入染缸浸染!
蘊含著對於作品的期待,大家在一片歡樂當中告別,我們也離開了辦公室。
今天是我們蹲點以來首次參與工作坊,也是首次進行藍染前置程序的實作,甚至也同步完成了展品最初的裁布程序,本來就喜歡手工藝製作的我們滿載而歸,不僅累積了新穎的實作經驗,也藉由工坊更深度地體認到重重的時光堆疊、層層的工序排列、滿滿的心意匯聚,才能夠讓每件獨一無二的藍染作品大功告成,這貨真價實是在粗工濫造產品橫行時代裡無比珍貴的藝術美學。
截至第九天,藍色終於與我們真切地邂逅,並給予一段素色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