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雲林 華南社區 - 沒有目的地的旅程

騎著機車,在半山腰間探索
「鈴鈴鈴鈴鈴鈴…」
鬧鐘鈴聲響起,但我們按掉鬧鐘後實在睜不開眼,忍不住又瞇了一會兒,本來預計六點半出門的計畫,硬生生被疲勞給拖延。
我們在社區附近騎著車,到處走走看看,探索那些未曾走過的路。本來的目的地是想去愛玉園,但跟著導航的路線卻抵達不了,騎著騎著,遇到了種植文心蘭的清榮阿伯和簡援阿姨,他們正在他們的文心蘭園裡,修補著被颱風颳起的遮陽網。這些遮陽網上破了大大小小的洞,有些甚至是整塊遮陽網被吹走,讓文心蘭園的屋頂上破了一個大洞。阿伯爬上梯子,將屋頂上的洞一個一個補齊,斗大的汗珠從臉上滑落,阿伯用手擦了擦,繼續動工。途中,我問阿伯:「這個需要多久才能夠恢復原狀啊?」,阿伯說:「還要很久啦,而且最近下午一直下雨,只要一下雨就沒辦法動工。」
最近正是午後雷陣雨的季節,雨神常常在下午四五點到華南社區拜訪,本來以為阿伯會露出失落的表情,沒想到阿伯笑著說:
「颱風天是農民的福利,只要下雨我們就可以休息。」
雖然臉上笑笑的,但還是從語句中感受到,對於農民來說,「看天吃飯」是一種無奈。
離開後,我跟謝佳怡說:「阿伯剛剛說愛玉園在直走右轉上去的地方,但我不確定有沒有聽錯。」
這時,二樓的窗戶被打開了,一位親切的姐姐大聲喊道:「你們要去愛玉園喔,我帶你們去,等我一下我換個衣服!」
我們就神奇地抵達愛玉園。
愛玉園裡蚊子比愛玉還要多,柏成哥和清健阿伯親切地將掛在身上的蚊香拔下來給我們,清健阿伯很健談,他跟我們分享愛玉的由來和一些關於愛玉的小知識,柏成哥正認真地將被颱風吹倒的愛玉樹拉起。
「現在幾點啦?」
「十點零七分!」
才十點,太陽就探出頭來,灑下熱情的陽光,讓柏成哥和清健阿伯滿頭大汗。我才明白,這些農民都要四五點就出門上工的原因,是為了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完成。
華南曾是「無醫村」,以前,在社區生病的長輩,都要一直忍著,直到隔壁鄰居也一起生病,才會請一輛計程車,花六百元去看醫生。
直到賴成宏醫師的團隊出現,讓長輩生病時,可以不用忍著不就醫。賴醫師每週會有兩個半天到華南社區替大家看病,在採訪他時,我們感受到賴醫師謙虛的為人,他認為除了幫助長輩們緩解身體上的不適外,最重要的是能夠帶給他們陪伴。
至今賴醫師已在華南服務十多年,用他的愛與熱忱,給予每位長者一份細水長流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