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雲林 華南社區 - 活得久,活得好?

「長命百歲」是一種祝福,還是詛咒?
今天有農藥公司要來展示最新產品,說明會十點開始。不過,我跟佳怡早就習慣了早起的生活,八點多起床後,我們再度吃了麗錚阿姨親手做的饅頭,那熟悉的奶香味和嚼勁,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我們在這美味的早餐中,開啟一個愉快的早晨。
吃到一半,剛好遇見村長要去拜訪一位阿伯,結果才發現,那位阿伯正是我們幾分鐘前碰見的人。在這裡,只要遇到人,我們都會熱情地打招呼,而對方總是會更熱情地回應我們,甚至會停下腳步和我們寒暄幾句。沒想到這位阿伯比較有警戒心,在村子裡看到兩個不認識的年輕人,馬上打給村長確認狀況。後來,我們便跟著村長一起去前去拜訪。
阿伯一個人住,沒有伴侶,也沒有小孩。與他短暫的相處及談話中,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以前總覺得「活到老」是祝福,都會希望所有阿公阿嬤能夠身體健康地活到一百歲,甚至更久。但從沒想過,這樣的祝福,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一種詛咒。
像這位八十一歲的阿伯,感覺在他的生活中,已經沒有什麼事可以提起他的興趣,每天只剩下吃飯和睡覺,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這樣的日子,換作任何人,恐怕都會感到無聊吧。
阿伯低著頭說:「有時候心情不好,我連飯都不會吃。」
一旁的阿姨試圖開導他:「有些長輩在跟你同樣的年紀,都在醫院裡躺著,插鼻胃管不能自己進食,有些人是需要揹著尿袋走路。你現在還能夠走路和吃飯,要很知足了。」
阿伯無奈地回:「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啦。」
我一方面認同阿姨的說法,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在這個年紀,能夠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用躺在醫院,還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吹著風、看著夕陽和晚霞,每天迎接不同的天空,能夠享受不同的樂趣,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但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阿伯。畢竟我們不是他,不知道他每天過的是怎樣的生活。無法真正體會每天睜開眼,卻又發現今天依舊是孤單一人的那種落寞。那份寂寞,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回想起小時候,我曾好奇地問過爸爸:「為什麼有些人不想活到一百歲啊?」
爸爸回:「如果到那時候身體不好,每天被病痛折磨,那會很辛苦。就算身體還能動,但身邊的人一個個離開,只剩自己,也會覺得孤單。所以啊,活到剛剛好就好。」
我們沒辦法改變阿伯的心境。這一次,我不想再祝他「長命百歲」,只希望他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找到繼續生活的動力,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短暫的拜訪結束後,迎來說明會。阿伯和阿姨們依舊有好學的心,認真地看著發下的產品DM,專心地聽著台上的人介紹產品。
課程結束後,我們去訪問秀則阿姨,每次見到阿姨時,她總是戴著帽子和口罩,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阿姨的整張臉,脫下口罩後的阿姨,令人感覺更加親切!
阿姨將她的人生味道用「苦」來形容,鏡頭下的秀則阿姨,與我們分享許多她的人生故事。
下午,我和佳怡依舊在阿嬤ㄟ灶腳打電腦,整理這幾天拍攝的素材。
這時,村長笑著走了進來:「嗨~我來了!」
幾個小時前,我們才和村長談到要安排訪問,但因為突然下起雨,大家只匆匆散去,臨走前,他留下一句「那再找時間」。原以為還要再另外約時間,沒想到,他竟特地走一趟,主動過來接受訪問,讓我們很感動。
我們就這樣和村長聊了一個小時,除了正式的訪談內容外,也談起許多村子裡的人事物。在談話中,我們對華南村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