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屏東 新來義部落 - Day5▹以愛之名,交換終止的流浪

Papuljiva,是排灣族組語的送情柴
「你想好要送誰了嗎」
「就@%^(阿」
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如此直接,
不過也承襲了以前的保守傳統,
在天未亮前悄悄把心意放到對方家門口。
今天就是古樓灣式情人節。
雖然天氣炎熱,我們還是早早在八點多就到了,心裡想著:若有需要幫忙,我們就能立刻支援,擔任機動組。
這種「隨時待命」的心情,也讓我們從一開始就更專注地融入這場活動。
古樓村的小朋友們在今天特別隆重,都穿上傳統服飾,肩上扛著爸爸媽媽或青年會準備好的情柴。
青年會的工作人員陪同著他們,從古樓國小一路出發,踏著穩健的步伐走向中山路。
我們騎著車在中山路上,左右兩側不時閃過這些小小的身影。一路上看見許多令人好奇又動容的畫面:
有些男孩已經抵達女孩的家門口,雙手捧著小情柴,羞澀卻莊重地與她並肩合影;有些仍在路上,專注地邁開步伐,那認真的神情讓人心頭一暖;還有一些已經完成任務,步伐自信而灑脫,在陽光映照下顯得格外自在。
「Na,你要拍嗎?」
「好啊,那我隨手拍喔!」
隨手一按的快門,卻意外捕捉到一個極其珍貴、純真可愛的瞬間。
這樣的片刻,不需要任何擺拍,就已足以讓人記住很久。
中午開始,整個古樓熱鬧起來。市集從白天一路持續到夜晚,空氣裡混雜著鹹豬肉的香氣、沁涼黑糖冰的甜味、還有甘草芭樂的酸甜。攤位上不僅有小吃,也有傳統服飾與排灣族手作織品,每一樣都承載著濃厚的部落文化。
邊逛邊看,人們不只是消費,更是參與並感受一種生活的氣息。
午後下起了小雨,但完全沒有澆熄現場的氣氛。反而因為這場雨,青年們的熱情更顯張揚。他們就像情柴一樣,被火焰點燃後,愈燒愈旺。這種熱血、團結、以及對文化的堅持,從他們的神情與行動中清楚展現。
青年會也很好,讓我們免費體驗了「情柴鑰匙圈DIY」。
做的時候,Na忍不住問:「為什麼還要修剪樹枝啊?」
工作人員笑著解釋,這是特意保留的傳統習俗。
過去,男方要親自上山伐木,才能帶回象徵愛情的柴火。修剪樹枝的這個動作,就是重現並傳遞那份心意——一種需要用行動來表達的承諾。
對我們來說,這次的情人節活動格外特別。它不只是熱鬧的市集活動,更是一種深刻的文化體驗。
能夠親身經歷這樣的情人節,我們不只看見文化的美麗,更深刻體會到「尊重、承諾與浪漫」的真正含義。
這份浪漫,並非只是表面的浪漫,而是一種帶著重量的情感,
是柴火燃燒時散發的熱度,是雨水落下時依舊不滅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