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花蓮 鐵份部落 - 洪上恩

一場「出包」的出發
下次不敢了,真的
還記得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心情是既興奮又擔憂的。
興奮的是終於可以不用一直待在家裡,可以去外面闖蕩看世界;
擔憂的是第一次要到外縣市待上整整十五天,深怕自己會手忙腳亂,還要麻煩別人幫忙收拾善後。
就這樣,我帶著一顆忐忑的心情進入夢鄉。
一早,急急忙忙去買了遮陽帽後,接著匆匆與家人道別,搭上往台北的捷運,眼看火車發車時間就要到,我的夥伴還在無情的車站大廳迷路中,我心想:「沒可能來不及吧...」
但最後還是選擇相信,她會在最後一刻趕上火車。
「欸妳上車了嗎!」
「現在這班嗎!」
「對對妳快上!」
呼~終於上車了...但我發現火車方向怎有點不對勁?
「這班怎麼在往板橋啊?沒可能搭錯班吧?」
呃,對,事實就是我們上錯車了。
好一個天崩地裂的開場,可當下的我腦袋想的是:「至少我們是一起搭錯車的,再怎麼樣,之後應該不會發生比這更糟的事了吧?」
有時候,擁有一顆樂觀的腦袋,或許也不是壞事,啊哈。(蹲完這15天,我們的確把最壞的運氣都用在這了呢~)
從那聲「Panay」開始
「妳就叫Panay,啊妳是Afih~」
與長輩們的初次見面,是在東豐天主堂外的小休息區,在那與長輩自我介紹完後,熱情的長輩們突然賦予我們新名字:「妳就叫Panay,阿妳是Afih~」
受寵若驚的我,當時還不知道在旅程結束後,這個名字對我來說是多麼意義重大。
在文健站與長輩相處的時光,總是充滿歡笑與活力。我們一共帶了四堂課程(米布丁DIY、穴位保健、鐵份記憶黏土、成果展),每次10點上課前,都會跟著長輩進行30分鐘的早操時間,很喜歡跟著長輩一起動ㄘ動,最後甚至也一起上台和阿菊姐在台前跳(在這邊由衷佩服阿菊姐可以每天都帶長輩們跳不一樣的歌曲)。
每當輪到我們上課時,長輩們都會很專心的看著我們,每個問題都認真回應,給予我們滿滿的情緒價值,原本會對台下反應緊張的我,也因此安心許多。最印象深刻的一次課程內容,是我主帶的「按一按,鬆一下(含艾草棒DIY)」,因為裡頭有安排手作內容,我特別把步驟拆成多次進行,好讓長輩更容易理解。沒想到,長輩們先前已有作過類似的作品,所以對於操作基本上完全沒問題,甚至完成的很迅速,成品做的還比我做的好看很多......
:「大嚇到啦!那ㄟ加膩𠢕~(台語)」
雖然我們這次與長輩相處的時光很短暫,但是到了成果展結束的那一刻,還是依舊很捨不得,每天早晨的「Panay、Afih早安~」、中午熱情的「Panay吃飯!Afih吃飯啦!」,以及離開時不斷揮手的「老師掰掰~明天見!」,都成了我心中最獨一無二、最溫暖的記憶。謝謝您們給了我「Panay」這個名字,也謝謝這段在文健站的日子,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成為了鐵份的一份子。願您們永遠健康,天天笑容滿面,會再回去看您們的!
各種「第一次」的部落年祭
齁呀~咿呀喂哈嘿!嘿嘿伊呀~哦喂哈嗨!
這次來鐵份部落蹲點,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部落年祭時,紀錄族人們活動的樣貌。年祭自「報訊息」揭開序幕,隨後有「彌撒」、「迎靈」、「青年搶旗」、「捕魚」等等活動,直到最後的「送靈」才劃下句點。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見識,也是第一次那麼強烈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獨有的奔放與活力。
在所有的體驗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一次站在迎靈的圍圈中央拍攝——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所有鐵份部落的人難得從外地返鄉齊聚一堂,手牽著手,用整齊的腳步,宏亮的歌聲,不間斷地跳著直至深夜,那份部落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使我深深著迷。細問之下才知道,跳舞時的圍圈也是有階級的劃分,而頭上的羽毛也承載著不同的身份地位。這些傳統文化讓我大開眼界,我也感到格外幸運能身在其中,正因如此,我更努力透過手中小小的鏡頭,記錄下這份厚重而珍貴的文化。
小小鐵份,大大感恩
來鐵份蹲點的15天,有太多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事物了。
首先想先謝謝雄哥、小蘭姐。您們就像是我們在鐵份的爸爸媽媽,常常開車接送我們外,還帶我們去看金針花海,此生第一次看到這麼美的金針花海!除此之外也把我們照顧得好好的,時不時問要不要一起去哪裡走走,還會和我們分享許多有趣的部落故事、愛情故事和人生觀點,這15天可說是收穫滿滿滿!謝謝您們的照顧,我們「沒空」的時候一定還會回去找您們!
接著想要感謝文健站的阿公、阿嬤和阿菊姐、純美姐。謝謝阿公阿嬤願意配合我們進行活動,在和您們聊天的過程中,很放鬆,也感受到在都市生活很難找回的豁達感;也要大力感謝阿菊姐和純美姐,若不是有妳們從旁協助、提供材料,我們的課程不會這麼順利進行。在這邊還要特別謝謝阿菊姐邀請我們吃辦桌,第一次吃傳統的原住民餐點,藤心的口感真的一輩子不會忘記呀!
再來要感謝部落的青年、族人們。謝謝您們總是很熱情的向我們揮手打招呼,提供我們資訊、分享許多部落傳統故事、告訴我們哪裡可以去拍攝,還願意讓我們紀錄部落年祭,在鏡頭前也都大方自在,讓我們收穫許多美好感動與瞬間,謝謝您們!
然後要感謝的,是佳儀姐以及中華電信基金會。謝謝錄取了我們,才讓我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能過得如此精彩,人生真的很少有機會可以深入地走進原住民部落體驗當地生活,而過程中也受到佳儀姐種種的照顧,從第一天的出包,到結束後陪伴我們去接受採訪,真的非常感謝佳儀姐一路的協助!
最後的最後,要感謝我的蹲點夥伴米妮。謝謝妳願意和我一起來參加「蹲點‧台灣」,我肉麻的話就不說太多,總之妳如果看到的話,我是真的很感謝妳陪我,我真的蠻難搞的,時不時就要妳幫忙,還少很多條筋,還願意當我這15天的司機(雖然妳不會導航)。我們的相處模式就是你會嗆我,然後我會走心,但不管走到哪我知道我遇到困難你還是會第一時間來找我(應該啦)偶粉感謝妳啦!!!(結果我還是打了很多)
啊 突然想到,小小的謝謝我自己,付出了很多心力與精力在這蹲點的過程中。
:「妳長大了一點喔洪紅豆」
:「你完成蹲點啦!」
:「不錯嘛妳」

作者小檔案

大給厚~哇系來自台北的後花園北投,綽號是紅豆🫘,但紅豆餅還是點奶油口味的洪上恩。
「在奔赴理想的同時,也能夠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期待在這次的蹲點旅途中,用心付出,收穫感動,紀錄我們與鐵份交織而成的溫暖故事。
(在這邊拜託花蓮的太陽不要熱情過了頭☀️不想回來變小黑炭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