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 陳乙卉

在家倒數假期的我總是清閒。

平躺在床上呈現大字形的放飛自我,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沒用的米蟲於是刻苦的選擇不開冷氣,外頭的蟬聲已經穿透落地窗在我耳旁宣示主權,我閉上眼睛放空,還大言不慚的向我媽稱這個行為是為冥想。

 

蟬聲唧唧,時間在不知覺下已流動許久,熾熱的陽光從遮光窗簾的隙縫中擅闖入室,驅散了夢境的氤氳。

我從棉被堆裡睜開眼,望著天花板的白牆,還未回神。

夢境中的歡聲笑語還纏繞在腦海中,孩子伸出的手還停留在眼前,就差那麼一點,我卻沒能握緊。

 

朝著空中伸出手抓了抓,空蕩蕩的,不知道是指手,還是指心。


蹲點結束後總是這樣,昏昏沉沉的,十六天的蹲點像是一場幻境,魔法結束後一切又回歸正常,彷彿那些故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我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翻閱照片,偶爾透過照片回憶發生的點點滴滴,多數時間僅是盯著發呆,似是希望看得久了,就能穿進相片,再回到那裡。

 

我很想念。

很久沒有出現過那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了,就像被迫與心愛之人分手一般,無奈、不捨、但無可奈何。

很多人問起我,蹲點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活動呢?

集艱辛、挑戰、酸甜苦辣、興奮、愛與成長的合體,讓人在又累又快樂的感受下依舊愛不釋手的感受,而我簡稱之為青春,這便是答覆。


未踏上蹲點旅程前,我總焦慮十六天的日程太長,自己是否能待在陌生的環境中如此長久;然而在實際生活之後,我卻又遺憾時程過於短暫,讓我來不及在蓮苑留下更多回憶,便匆匆離開。

 

我本是不相信的,能在僅半個月的時間去記錄、去了解一個擁有至少幾十年歷史的地域。

直到我開始一腳踏入這個活動,從零開始建立屬於蓮苑的記憶庫、拼湊三重的人物網,隨著大家口中的過往,在腦海中描繪出了蓮苑成立至今大大小小的事,甚至構築了屬於我的三重篇章。

 

 

我在蓮苑聽到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聽到了社企堅強的故事,遇到了許多善良的人、駐足在許多純粹美好的事物中,短暫的成為一個在地人,讓我在全身心下都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快樂。

到最後,半個月的我,竟彷彿已經在三重生活了好多年。從中華電信舉辦蹲點活動,到蓮苑的接納,再到路途中發生的無數細節,一件件人事物交織纏繞,碰撞出絢麗火花。

如今,我坐在電腦前寫下心得,故事至此,完成了一個漂亮的閉環。

 

 

留下這篇心得前,塗塗改改了很多回,腦海中有許多文字畫面湧出,但卻沒有將它們排列整齊的能力,在憤恨自己不夠能力將全部的感情用文字所表達出的同時,又為這些龐大的愛跟收穫暗自竊喜。

 

在這段旅程中,我是幸福的。

完成了預期的課程、結識了一段段友誼,並在心上刻上了條屬於蓮苑的痕跡,不斷深刻,或許,將終其一生在心上發燙,留下溫度。


蹲點是一場青春的壯遊,實習跟打工還會再來,但我再也不會在二十歲的那年,站在三重、站在蓮苑,體會獨屬這裡的故事。

 

 

於是我提筆,留下這些痕跡,也祝福未來蹲點的你們,義無反顧的開啟只屬於你的蹲點旅途。

 

這一次,要毫無保留。

作者小檔案

陳乙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貳拾·嘉義人| 在該獨立長大的年紀,還是喜歡蹦蹦跳跳、在路上開心旋轉的人類。願將快樂帶進世界的角落;願將溫度照亮陽光的背後。欲留下那些帶來悸動的瞬間,所以停下腳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