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野桐工坊 - 王芮羚

蹲點最深刻的體會,應該是在都市常被忽略的,人的情感吧。

 

這15天,在一個往山裡一直走去的象鼻部落,蜿蜒山路把我的視野帶到了另一座山,然後又一座山,用著模糊一點的腦海印象,也許就都會是一團團綠色的,這裡是個小小的村莊,一家雜貨店讓社區的小朋友有著大大的滿足,經過雜貨店前的高腳屋時,常常會看見好幾個互相追逐的孩子,旁邊一群坐在階梯上,舔著冰棒,喝著彈珠汽水,用著好奇的眼神看著從外地來的我們,社區裡的人似乎都彼此認識,人與人之間總是豪邁打招呼,閒話家常,熱絡地像是大家庭一樣,走在小小的路上,他們情感之間的親切感,讓我記得特別清楚。

6_1.jpg

工坊附近有個射箭場,每次經過時,都會看見幾個大哥拉著弓箭,專注的瞄準箭靶中心點,有天我和夥伴便走進想一探究竟,大哥爽朗的問我們要不要試試看,看著他們似乎只是輕輕拉起便能讓箭咻的往中心點前進,直到自己握住弓後使出全身的力量才將弓弦稍微地被拉彎,想當然爾箭發射後便朝地上落下。大哥不時地提點著技巧,看見射出的箭終於刺進箭靶,有種終於成功的成就感,聊天之餘,提到射箭場是社區理事長推動之下促成,居民們在這裡練習彼此磨練,也多了可以聚在一起的地方,搭著遮雨防曬的帳篷,一個小桌子,幾張椅子,大哥們喝著清涼的仙草茶,彼此聊著生活瑣事,說些社區裡的大小事,自然的神情,讓原本有點不好意思的我們也跟著參與話題,之後經過射箭場總會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偶爾搭上幾句閒聊,感覺似乎又跟社區靠近了一點。

4_2.JPG

在野桐工坊裡,大家用著自己的步調,有效率的完成每件事。工坊總是有很多繁瑣工作在進行,而這次很幸運可以參與東華大學王昱心教授的貝珠課程,貝珠是泰雅服飾中重要的一環,教授從原住民服飾整體概念開始講起,再進入製作,秉持著用最簡易的方式與工具,讓製作變得更加上手入門,將一條條的藤繩沾滿瓷漿,整齊排好掛著陰乾,再沾幾次之後凝固的瓷漿便是一長條,再用鋸子切成0.2公分的長度,不平的斷處便用砂紙磨平,只要重複著每一個步驟就能看見貝珠雛形,這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細心,每個環節都很容易,但因為不停得做同樣的事情,一開始做得很起勁,慢慢得便會覺得疲乏,又要全神貫注看著小小的珠子,一個沒留神,沒有把長長的瓷漿切得乾淨俐落,快成形的珠子便可能失去它的價值。很佩服以前的人們耗費著心力做出一粒粒美麗的貝珠,將服飾點綴得更加華麗,一小顆的珠子,它被賦予著人的情感,用心才能製作出真正的貝珠,經過族人巧手串起來便是一項藝術品,蘊含著民族美感與特性,展現各自不同的風采。

5_0.JPG

山上天氣總是陰晴不定,趁著連日下雨後的大太陽,我們往更高更遠的山騎去,一路上只有蟬鳴伴著前進,在偶然一個轉彎往山下看,發現視野變得好廣闊,離地面好遠好遠,視線幾乎就要與山同高一樣,雖然已經習慣滿山環繞的風景,看見綿延的山脈圍繞成的腳下風景卻是第一次,眼前的景色美的讓人捨不得離開,心裡變得好平靜,被雨悶住好幾天的壞心情已經煙消雲散,似乎全身充滿著新的能量,回程兩個人大聲唱著歌,即使每首總是只有幾句好像是對的歌詞,還是很開心地一直唱著,這樣子的自在,讓我很想念。

 

在蹲點裡,每件事都是一種美麗的意外,不管是與人的對話,與貓狗的情感交流,與山河的想像,我會好好的珍惜,被收藏的回憶。

作者小檔案

王芮羚
雲林科技大學

我是王芮羚,來自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樂於傾聽大於分享,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如此獨特。喜歡攝影,喜歡花草,喜歡大自然,常會探索能夠放鬆身心的山或海,看著遼闊的景色,總是會有種解放自己的感覺,靜靜地待著,就是最棒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