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彰化路上教會 - 2017.07.20 第一串-啟程
出發
7/20日一早,我們提著沉甸甸的行李箱,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從屏東林邊出發,開始了彰化路上教會的旅程。
經歷了四個半小時的車程(火車→員林客運→諾哥接送),窗外劃過一片片不熟悉的風景,有壯闊而迷人的山景、平坦而靜謐的稻田,這趟路途雖遠,太陽也炙熱豔人,但仍不減我們對社區服務的熱情!
與諾哥見面
我們的接洽人-諾哥,同時也是路上教會的傳道士,十分熱心的與我們做密切的聯繫,我們在公車上時便詢問我們有沒有吃午餐,上車時還特地準備了路上社區的的在地仙草茶,讓我們感到十分的窩心與感謝♥♥
而諾哥果然如電話和聊天時一樣親切,帶我們介紹了志工小屋的原由,從談話中了解居民們的生活習慣、社區的飲食、生活機能等等,此外,還帶我們去認識教會的內部環境,看見教會對社區區民和教友的用心付出的成效。
認識路上景致
在放完行李後,我們先到辦公室與諾哥、繼老師討論初步的拍攝計畫,一起討論服務的各種可行性和服務之處,我們要去思考的是:我們這15天最重要的是什麼?本質是什麼?我們的服務是否符合當地需求、是否能與在地做連結呢?
很多問題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才能做出妥善的行動,我們都在拿捏那個最適宜的力道,找出適合的方法來化解困難,為社區留下好的足跡。
離開後的我們一邊重新構思方向,一邊開始徒步探索社區的地形與樣貌。
社區寧靜祥和、以老年人口居多,商店類型少,選擇也相對不多元,路上可以看見幾家位置十分分散(兩家店距離遠)的「柑仔店」,這種陳舊、復古而真實的柑仔店,在台灣已經相當少見了。
台灣的許多文創園區或景點會重新打造「柑仔店」的風貌,用復古的建築方式來喚醒大家的童年回憶。
然而,當我們盲目追從「高級柑仔店」時,是否曾想過他是否真的已經沒落,不復見了呢?
其實不然,我們在這裡就看見了最初、最原味的柑仔店,是社區居民集會的聊天場所,是大家凝聚精神的溫馨之地,也讓我們感受到這抹小而美的台灣記憶。
92歲的故事阿嬤
走在炙熱的太陽下,我們一邊啃著麵包,一邊觀察當地的人事物。這時,在一片小空地旁看到一個阿嬤蹲在一片美麗的菜園旁摘菜,於是我們決定鼓起勇氣上前搭話!
這位阿嬤今年92歲,是土生土長的路上人,對於彰化這片土地投注了滿滿的感情。
健談的她一聊就跟我們分享了快1個小時的故事,從八十幾年前的台灣歷史講到當上她阿祖的人生歷程,在這短短的對談中我們看見一個純樸而堅韌的台灣婦女是如何突破逆境,改善原有的生活。
離開前阿嬤還很熱情的想請我們喝清涼的仙草茶,問我們明天會不會再來,平凡的一天,卻感受到滿滿的溫情。
(註:阿嬤的小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