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雲林 華南社區 - 颱風後的農田

泥土與汗水,交織出生命的韌性

 

前一天晚上,我們到余培阿伯和麗錚阿姨家喝茶時,相約好隔天早上要去他們的果園拜訪、看他們施肥。因為阿伯一直強調不要太早,大概七點多左右到就好,因此,我們放鬆了下來,設定較晚的鬧鐘。隔天晚出門的我們,沒想到竟然大迷路,找不到阿伯和阿姨的果園,接著,我們去找了前幾天在龍眼樹下,一起喝茶的阿順阿伯,他馬上跳上他的摩托車,在前方替我們帶路。他們有三個果園,而我們在抵達第三個果園後,終於看到阿伯和阿姨,可惜的是,當時太陽已經升起,他們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不過,至少我們已經知道三個果園的位置,可以再找時間來拜訪!

 

 

今天愛玉園裡來了一台小怪手,準備把被颱風吹倒的愛玉樹一一拉起。因為平常很少能近距離看到怪手,我們忍不住跑去湊熱鬧。沒想到開怪手的哥哥竟然問:「要不要試試看?」

他驕傲地說:「這台是我兒子的玩具。」

我問道:「你的兒子幾歲啊?」

他回答:「十一歲!」

本來有點怕怕的,但想著,小學生都會開了,我們應該也可以吧!

我鼓起勇氣坐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拉下桿子,生怕一個不小心怪手就爆衝,破壞整個愛玉園。

不過,我所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哥哥耐心地在旁邊指導,讓我們有一次很特別的體驗。

 

 

看著大家在大熱天裡,將愛玉樹一顆一顆扶起的場景,突然有股慚愧的感覺湧上心頭。還記得以前看新聞時,總是因為期待颱風假,而偷偷希望颱風靠近台灣,卻從沒想過,對我們來說,颱風登陸可以獲得一天的休息時間,但這些農民卻要花費一到兩個月,甚至更久,來修復他們的田地。

 

 

華南的社區媽媽們各個都精通廚藝,其中以人生七味餐——「酸、甜、苦、辣、鹹、鮮、澀」,以及隱藏的第八味——「人情味」最為出名,每每有客人到來,社區媽媽們都會在廚房大展身手,做出數道拿手菜來迎接這些客人。

 

下午,我們採訪了行政主廚郭笑姐,他就像是社區媽媽之中的班長,負責買菜、備料,帶領著大家。採訪結束後,我們到郭笑姐家一起吃晚餐,本元阿伯在電視上播放著好幾年前,其他寺廟的民眾到社區的鎮安宮參訪的畫面,我們看到很多社區中阿伯、阿姨年輕時候的模樣,感慨時光的流逝,在他們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但同時也感到欣慰,他們依舊像數年前那樣,充滿活力與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