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屏東 新來義部落 - Day11▹散落在日常裡的微光

今天難得不是騎摩托車去吃LJEMAGAY,
而是沿著中山路慢慢散步過去,
沒想到回程時正好迎上夕陽,
還有一個熟悉的小身影。
「欸我們今天十一點睡。」
「 為~甚~麼~?」
「因為我們明天要去南和健走阿,你忘了哦😂?」
「什麼!是明天喔」Na 一臉不可置信地看我,震驚到不能再震驚。
還記得第一天 Na 就說隔天要一起去晨跑,但最後我們誰都沒爬起來。後來幾天也只有過一次悠閒的散步。
至少今天,我們完成了南和村健走挑戰,而且沿路的景色真的很漂亮。
但最累的其實不是步行( ̄▽ ̄),而是那段在車上顛簸的半小時,下車瞬間,我們忍不住大叫:「屁股要扁掉了啦!」
結束健走後,我們立刻趕回義林文健站,因為今天要陪 vuvu 們玩一個團康遊戲。
「音樂停下來時,誰拿著指定顏色的氣球就是輸家!」
「輸家要做一個可愛動作喔!」
音樂響起,氣球在大家手中順時針傳遞。每當我們喊「停止!」時,vuvu 們總會偷偷把球往下一位遞過去。笑聲、掌聲此起彼落,文健站裡充滿了快樂的回音。我們趕緊用相機捕捉下他們一張張天真又俏皮的表情。
其實我跟榆庭這幾天一直都在討論關於紀錄片的事情,中午我們打給佳儀姐詢問意見,結論是我們得要想別的題材,於是,我們決定朝靈媒的方向去探討。
因為好奇靈媒在排灣族文化裡的角色,在真正蹲點來義之前,我們特地先去屏菸看了「靈媒與她們的產地」展覽。只是進入社區後,始終沒有機會觸碰到相關的資訊。
直到恰巧碰上村長來訪文健站。
腦中立刻浮現展覽裡的文字——來義村有不少靈媒。
於是,我鼓起勇氣問:「村長,你知道來義鄉的靈媒住在哪裡嗎?」
沒想到村長笑著說:「新來義就有一位啊,今天剛好在舉辦文手。你們現在去應該還來得及。」
聽到這句話,我們幾乎是立刻動身。
抵達雪鳳姐家時,雖然文手前的儀式已經結束,但我們仍親眼見證了傳統紋身技術的「拍刺」。
那一刻,像是意外推開了一扇門——展覽裡的文字與影像,突然與眼前的場景重疊。我們很慶幸,也很感動。
原來,紋身師就是這樣,以一敲一打,將族群的歷史與記憶刻寫在人們的身上。
而今天在古樓的網美店,點了之前沒點過的厚片、和老闆閒聊。
提到我們趕去新來義拍攝文手時,他說:「那個我認識啊~」
於是,他又與我們分享了更多關於文手的排灣文化。才知道,那一場文手的籌備期,竟長達三年。而我們見到的拍刺師,正是全台第一位復甦這項傳統技藝的人。
我們的幸運並不只是偶然,而更像是時間的陳釀——在對的時刻、對的地方,讓我們撞見文化最真實的呼吸。
回程的路上,正好遇見一場溫柔的夕陽。橘黃的光傾灑在路面上,一個小小的電動車身影在街道間穿梭。
走近一看,竟然是上週父親節活動時認識的小小 rapper。
那天活動結束時,我心裡想著或許不會再遇到他,卻沒想到在夕陽下又再次相逢。他背上的「古樓」兩個鮮紅大字,被光映得格外耀眼。
對話如下:
「你再跟我說一次你的名字好不好?」因為我只記得他叫阿飛。
「@#$%」
「飛是飛翔的飛嗎?」
他給我一種自由的感覺,所以我自然聯想到「飛起來」的那個飛。
「不是那個飛啦。」
他邊說邊用手指在空中寫了一次。
原來—你是阿非,才不是阿飛。
「你看,我找到這個!」他弟弟捧著一把綠綠的小碎石,興奮地跟我分享。
「你看,裡面是變色龍!」他妹妹指著家門口的籠子跟我說。
「等它們長大之後,我們的房子會爆炸喔!」阿非指著泥土上的紅色種子,一臉認真。
「為甚麼拉?」我笑著追問。
「因為它們會變成大樹呵!」他笑著回答。
這些片刻,就像散落在日常裡的微光,不需要刻意去追尋,卻會在心底長久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