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屏東 新來義部落 - Day12▹遺憾是再回來的理由

看著通往來義的道路標誌,
有種回家的感覺。
今天我們打算吃完午餐後,前往吾拉魯滋部落收穫祭、泰武部落收穫祭和佳平部落。
我們都覺得以後回學校會很想念網美店,所以在剩下的蹲點日子裡,我們有空就去光顧(下雨天也要去)。一樣坐在靠窗的位置,點了很好吃的厚片。
老闆有賣一些周邊,我買了兩件衣服,上面有著LJEMAGAY的字樣、圖樣,是排灣族文化中「連杯」的意思;榆庭則買了兩個50元的打火機(不知道拿來做什麼),還騙老闆壓力大有煙癮才需要買打火機,老闆超不相信的臉真的很好笑。
在前往收穫祭前,我們特地繞去喜樂發發吾部落的二峰圳,想說可以去泡泡涼水消暑,結果一到那裡,發現人比想像中還要多,許多家長帶著小孩、游泳圈和玩具在水裡嬉戲。
看見這景象,我心裡湧起了一種矛盾情緒:一方面覺得這樣的美景被更多人看見,實在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又隱隱希望這地方能只屬於部落,保持它原本的安靜與純淨。
畢竟已經看過太多觀光過度的例子,像清境農場,最後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美。
這種感受,讓我想起袁宏道在《晚遊六橋待月記》裡寫的那句話:
「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那份無奈與珍惜的矛盾,在我心裡久久揮之不去。
帶著這種複雜的情緒,我們悻悻然地離開,但也下定決心明天要早點再來,看看二峰圳原始的樣子。
終於踏上前往吾拉魯滋部落的路上,路程與去南和村一樣顛簸,屁股一樣快要被壓扁,但沿途的風景真的美到讓人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值得用屁股來換哈)。
經過萬巒新厝、萬金和赤山,往泰武佳平而去,一路從傍晚、日落到夜晚,天空變化的很快卻特別美。
傍晚的日光照在樹林的縫隙,那段路彷彿在發光,讓我忍不住恍惚,甚至覺得整台機車都快要飛起來。
最後抵達部落時,才發現來的時機點不對,錯過了最熱鬧的時候,但我們並不覺得可惜。
留下一點遺憾,反而讓我們更有理由再來這裡一次。
況且,回程的路實在太美了。坐在機車後座,我抬頭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腦海裡浮現一個畫面:好像我手裡正拿著一條風箏線,而天空就是那支巨大的風箏。
只要再多用力一點,我就能把它收進手裡。
這樣的想像,讓那段路程顯得格外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