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台中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 蔡瑋倪

開啟對話的地方

一切都好快,當看到招生簡章,好奇心促使我讀起學長姐的蹲點日誌與心得,被那些文字帶進全台灣的各個角落,即使暑假已經被各種計劃塞滿,但大腦已經不聽使喚開始想像自己進到陌生的領域居住兩個禮拜是什麼樣子,於是半夜在家門口吱吱喳喳地討論計畫,那是我們開啟對話的地方。挑選夥伴並沒有令我過多猶豫,選擇了與我完全不同的人作為夥伴,回想起來確實帶了一點衝動,但我很慶幸當初做了這個選擇,讓N與H的友誼昇華到另一個層次。截止收件前匆匆修改,與夥伴磨合意見與共事模式,錄取上了意料之外的水源地基金會,與一群同樣抱著憧憬的人參與了兩次行前訓練,最終看著自己出現在蹲點網站上,出發前想著這15天內,我的定位究竟是什麼,還來不及找到答案就邁出了步伐,一切都好快。

 

是一段旅行,還是一次經驗的積累

原來是找到自己的故事

 

最特別的生日禮物

進到水源地後,我們的主要照顧者是圓圓姨,他總是細緻到會照顧我們的心情,這儼然已超過他的業務範圍,從他言語的溫度我感受到了我們不只是每年固定來蹲點的兩位同學,我們會與他分享蹲點日常瑣事,在市場第一次殺價的喜悅、迷惘狀態與每天規劃,好像只要和圓圓姨談過後一切霧霾都能消散。在加入領導力培力計畫並開始跟著一群志工青年團隊行動後,剛開始呈現旁觀狀態,身為外來者的我從不主動發言,即使很渴望與他們分享我的想法,但我們與他們之間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在狹小的七樓空間各自做著彼此的事。

 

「我比較想聽兩位姊姊的意見」

 

小新打破了微妙的平衡,在團隊之間他會替我們製造機會,有他作為橋樑我們有了更多發揮空間。他會碎念著自己很累絕不幫忙跑腿但一邊跑遍一中商圈的影印店、書局幫忙影印教具與購買文具用品;他會一邊說自己做錯飲料一邊把環保杯裝飲料塞到我們懷裡。他會不習慣跟兩個陌生女生獨處但答應了我們的訪談請求。如果說起蹲點最意外的事,大概是在蹲點最後一天收到了人生中最特別的生日禮物—新鮮剛出廠的東泉辣椒醬(台中名產),收到禮物當下難以用言語形容我的感觸,我想令我感動的是在短短十五天的蹲點我認識了一顆藏在大剌剌外表下的真心。後來聽小新說他在前天得知生日日期,早起到製作工廠購買後趕在我們離開前親手送給我們,只是希望我們這一趟旅行能有像樣的紀念品帶回去,他說。

 

想成為的樣子

主容哥、喜樂姐姐是我們因緣際會下認識的社工,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有幸參與了大安溪線文健站聯合成果展。我們離開了城市去到嚮往的山林間,那一天我們彷彿成為了社工師,體驗了從早到晚馬不停蹄的生活,一邊趕著參加活動一邊抽空訪視個案,更不忘與負責社區的居民閒話家常聯絡感情。即使只是短短一天淺嚐而止的行程,卻在我內心泛起一波波漣漪,在這之前我不想成為社工師,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能量成為社會福利網最前線的工作人員,但在實際走過一回認識三位社工師後,我看見了我想成為的樣子,即使社工師在大環境下並不能稱得上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工時長且時常佔用到自己的私人時間,但他們出於最純粹對於人的關懷與熱忱,挺過那些社工師的辛酸並堅持到了現在,如果再問我一次會不會往社工師前進,我想我的答案變得不是那麼堅定。

 

一次揉散、發酵、再重組的脆弱練習

透過很多的自我反思我觀察到我好像哪裡都很脆弱,除了我的倔強,回過頭檢視蹲點所走的每個步伐好像都帶著疑惑與未知,一直不斷想要追隨最正確的那一條路線,前行後退之間游移不定,那時的自己彷彿走在鋼索之上,但隨著距離時間拉遠,蹲點結束後發現當時走的每一步都帶著一點美好。不要總是等著有了用最完美的方案才開始行動,憑藉著勇氣與衝動出發,帶著懷疑與不踏實前行,在前進後退之間一邊修正方向,一邊找到方向,我想這是我在這段旅程感觸最深的收穫註一

 

沉默中我們才聽得見靈魂的聲音

                                                                   Maeterlinck

 

註一:源自 張子恩《學習成為所見》

作者小檔案

蔡瑋倪
國立中正大學

在哲學與社福領域之間穿梭,夢想成為一位社會福利拓邊者。

性格遊走於極度有主見與極度隨和兩個極值,情感過於豐沛,是一個天然的情緒共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