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嘉義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 - 王家瑜
打從抵達樂野部落的第一天,我們就不斷接到各方的關心─民宿老闆娘秀玲姐、瑪納的會長和會長夫人、班長大哥、偶然認識的Dibu,甚至連雜貨店、早餐店和路上巧遇的阿姨們都熱情地招呼我們。
原住民的熱情,不僅如我耳聞的豐富,甚至是超出幾十倍、幾百倍,令我有點受寵若驚,但也備感溫暖,幾乎忘了自己身在異鄉,也差點忘了自己只是個短暫的過客。
每當我們幫忙完農務,總是收到叔叔阿姨贈送的各式伴手禮,一大串芭蕉、好幾包咖啡包或許對他們而言或許微不足道,但對於身在陌生環境的我們而言,卻是滿滿的溫暖和感動。
整趟旅程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場景莫過於會長家的火堆。按照傳統方式搭建的戶外竹亭座落在房屋旁,每當客人到來,會長就會在亭中升起熊熊火焰,邀請大夥在火旁共享晚餐。
火堆不僅僅只有烤肉這項用途,它更是大家齊聚一堂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夜晚的阿里山有些涼意,我們總是很享受待在火堆旁的時光,一邊享受著火的暖意,一邊感受著鄒族人的熱情。
某天,我們一如往常在竹亭中準備和大家共進晚餐,突然幾位外國面孔走了進來,原來是會長在路上巧遇的荷蘭家庭,會長熱情地邀他們前來共進晚餐。原本就滿腹熱情的幾位原住民叔叔阿姨,見到外國人當然感到相當好奇,紛紛和他們攀談,即使在語言不完全相通的狀況下,仍然無法阻擋他們對這群外國客人的好奇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聊著天,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討論著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即使有不順心的事情,也總是以自嘲的方式輕鬆帶過,沒有無意義的謾罵,更沒有無謂的自怨自艾;我突然發現,「生活」這件事竟是如此平淡,卻又處處充滿樂趣。那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那套生活模式,又是如何被稱為「生活」呢?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協助接待遠從台北來的遊客,帶著他們遊覽生態步道、參觀農田,也和他們分享有機農作的成果。幾個孩子四處跑來跑去,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有些好奇,又有些陌生;一開始還有點膽怯,但很快地在大自然的薰陶之下,徹底的融入環境,勇敢地嘗試每一項事物。
相較之下,已經脫離童年的我們,是不是缺少了一點勇氣呢?看著小朋友們如此勇敢地踏出每一步,很快地適應與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突然回想起班長曾和我們分享的有機農作經驗,即使知道會有風險和損失,但如果不踏出去那關鍵的一步,怎麼有機會享受成功的果實呢?
或許,我該試著踏出舒適圈,重新檢視生活的意義。
作者小檔案
我是政治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台北生活,沒有特別的嗜好、興趣和專長,更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只希望能照著自己的步調慢慢前進。
在20歲這年,我誤打誤撞地踏上了生平第一次的阿里山之旅,用踏實又沉穩的腳步,探索一塊未知而新奇的領域,從中尋找睽違已久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