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 - 許雅琦
騎經阿里山鄉公所的那段下坡路特別陡峭,一台50c.c.的機車就算煞緊兩邊的剎車仍是有乘坐雲霄飛車的驚嚇感;於是,遇見「金皮雕工作室」竟成了蹲點好後期的事。
金皮雕工作室即位於阿里山鄉公所旁、那條陡峭下坡路段的一側,庭院式的風格和陣陣烤肉香很難不被注意。第一次騎經它,門外的柵欄輕輕扣住圍籬,裡頭像是世外桃源一樣,過著和外界區隔的自在生活。鄒族特有的大圓鐵盤吊在門外、鐵盤上鋪滿一塊一塊戰斧豬排和鮮嫩香腸,底下的火溫溫地燒烤。圓鐵盤後面是一幢房子,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個魚缸,圓鐵盤則佇立在庭院草皮上,斜前方掛著箭靶、另一側有一排戶外座位區。
但見裡頭的人怡然自得吃著烤肉、暢聊著話題,完全不見圍籬外的我們好奇張望。第一次與金皮雕的相遇就這麼擦肩而過,暗自想著大概是今天沒有對外開放、馬上將它放進未來的光臨名單裡,旋即騎車離去。
第二次經過它,庭院更顯得熱鬧,似乎是一個家庭共享著這片草地:小孩拿著竹子做的弓箭朝著箭靶、比賽誰能命中紅心;大人歇在後方座位區泡著一壺茶香自在地笑;圓盤烤肉盤上亦擺滿了戰斧豬排和香腸,整個空間充滿歡愉的烤肉香。這次和第一次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門外的柵欄微微開啟,像是歡迎、招呼著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一樣。
我們小心翼翼地從射箭小孩後方穿越,進到後方建築物後,才發現這一幢建築本身即是「金皮雕工作室」,最裡面的空間有著木頭式的裝潢,牆上掛滿皮雕作品,小至鑰匙圈、吊飾,大至大型裝置藝術和皮雕畫作等。一個小女孩熱情地從工作檯前向我們揮手,似乎誤以為我們是他們計畫中的客人一樣,熱切地打了招呼後便開始向我們介紹。
小女孩是「金皮雕工作室」老闆娘的女兒,講起話來有條有理,對於這整間店的來由和所有皮雕製品的故事都瞭若指掌似的,滔滔不絕和我們說了好多細節。原來老闆娘原先住在更裡面的部落,但在八八風災那一年,交通要道阻塞無法通行,又剛好遇上小女孩的弟弟生了重病,最後是搭了直升機才挽回弟弟的生命。有感於此,老闆娘才搬到離阿里山公路最近的樂野部落。
問及皮雕,小女孩說媽媽其實是布農族人,擅長做皮雕,後來嫁給爸爸後希望能融合兩個文化,便將皮雕之藝結合鄒族文化,製作出一系列商品和展示品供大家欣賞和購買。進一步成立了工作室,希望能讓來訪的旅客有機會自己DIY製作,亦到市集販售自己的作品,皆受到廣大迴響。
後來更是增加了民宿經營,希望遊客能將樂野當作放鬆心靈的所在,不只有皮雕DIY體驗、圓盤烤肉體驗,更提供一片草地讓大家能夠一起玩耍:大人可以在一旁泡茶談心、小孩能夠玩到鄒族自製弓箭,餓了就吃圓盤烤肉,晚上還能一起看滿天星星。
聽完工作室的初衷和理念後,我們備受感動。「金皮雕工作室」的存在之於整個鄒族文化,就像皮雕製作過程的最後一個步驟:「上色完的皮雕要拿刷子不斷地刷、不斷地刷,因為皮革會越刷越亮。」因為有「金皮雕工作室」,鄒族文化得以被另一種方式保留,也因為它的存在,讓更多人前來樂野不再只是走馬看花,而能靜靜地在星空下與樂野邂逅。文化最重要的即是保存,但如何保存才能吸引更多人願意重視它,就是現今最大的課題了;但在工作室裡,我們看見全然的希望。
離開時,我們輕輕推開柵欄,記得老闆娘亦輕輕地向我們說:「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