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 張岑宇
他叫宋建梁。這個小朋友從一開始,我們就不自覺的將眼光放在他的身上,因為當我們到蓮苑正式拍攝的第一天,他走過來,告訴我們:「先生,我有肖像權,所以你沒有權力拍攝有我的畫面。」
我聽了很是驚訝,因為在我眼裡,這個一百五十公分不到的小孩,頂多國小四、五年級,怎麼會懂得什麼是肖像權呢?結果是真的,他真的懂了一些皮毛,真的是一些皮毛,也好險我們已認真的在學校學習相關的知識,所以後來就跟他聊了起來,也因為看他還蠻健談以及有想法的,我隨口問問:「你覺得這裡是個什麼地方?」我原本預設的回答是:「這裡是個不錯的地方。」
沒想到他說出口的答案,造就了我之後大半時間都花在記錄他的故事的原因,他告訴我:「這裡是個迷信的地方!」喔!很驚人的,我們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語,他卻說了出來,我真的不知道他的生命含量裡面,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化學變化,不過這是我們相識的第一天,之後第二次遇見他,已經是在營隊出發的那天了。
營隊出發的那天,是個大晴天,每個人都很開心的走在路上,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小朋友只要一遇到要跟別人辯論的時候,便會馬上說出法律相關的規定,一開始我還覺得很新鮮的,但是他們的小隊輔卻告訴我,你以後就會後悔了,那個小隊輔説的話是真的!
營隊出發那天,因為營隊的規定是自給自足,必須過團體生活,如果有金錢外露,就必須充公,這是規定,是的,大家都必須遵守,但是他就是不願意放手,大太陽下每個人的耐力都挑戰到了極限,他卻一直想要拿自己的錢去買飲料,隊輔們不給他買,他就一直説你們不能這樣限制我的自由,憲法保障我們的人權,是啊,他說的也沒有錯,只是我告訴他,就算你說的沒有錯,但是這裡的活動,是你自己答應要參與的啊,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參與,如果你不想要,那就自己回家囉!他後來聽聽,到也真的聽懂了似的,就乖乖的不叫説要買飲料了。
其實他也是有天真的一面的,當我們在搭乘火車時,因為必須穿梭過常常的月台,以及高聳的樓梯,上去的時候大家都是累翻了,但是沒想到,一遇到下樓梯的時候,他大聲叫著好可怕啊!話一說完,他就背對樓梯,以後走的方式,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從樓梯走了下去,這段故事,一直到營隊結束之後我們小隊輔都還流傳著,挺有趣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真的疲倦了。是啊,誰能不疲倦,如果三不五時,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個小孩子就拿法律出來説,誰能受得了呢?每個小孩子都來找我們求救,因為似乎只有我們控制的住他,其實我們之所以能夠相安無事,某方面來說是因為我們其實沒有很多包袱,所以大多跟他處的還不賴,但是我以為一些小道理他能夠漸漸的理解,結果不行,他每天的問題還是一犯再犯,我們被搞的筋疲力盡,不過我既然寫了他的故事,是有原因的,必須慢慢的看下去才知道。
後來的幾天,他們小隊的隊員都很沒辦法能夠忍受他,幾乎不是藏他的東西,就是做一些小孩子惡作劇的把戲,曾經有一次,他氣到要求我們要報警,我們真的嚇了一大跳,他真的很有趣,就是思想上有些跳躍,全部的隊輔們都在談論著他,我們自然也不例外。
後來我們開檢討會的時候,蓮苑的創辦人陳老師告訴我們,你們把它的所作所為記在心裡,然後過個幾年,再告訴我他有沒有變,說完馬上就點了另一個小隊輔,希望該小隊輔能夠分享自己的故事,那位小隊輔到也落落大方的說出他的故事,當然也毫不避諱的勾勒出那段往事。他剛來蓮苑的時候,其實也跟宋建梁差不多,遇到什麼事情都很喜歡辯論,什麼事情都一定要辯論到贏為止,當然,世界上是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忍受著他這樣古靈精怪的個性,後來他來到了蓮苑,慢慢的,他不再與人辯論,不再一定要比個口頭上的高低,他改變了,他變成一個不會給別人添麻煩的小朋友,他的小時候就是宋建梁,長大後卻不再是宋建梁,陳老師說著説著,便告訴我們:「辛苦了。」其實,蓮苑還有很多故事,還有很多小朋友因為蓮苑而改變,不要因為挫折而放棄,不要因為不理解而放棄,這個小隊輔他做到了,他改變了,他撐過來了。陳老師對宋建梁很有信心,關於他,陳老師相信在未來,宋建梁一定會是個很特別的人物,但是這是他的小時候,我們會用時間來幫助他。
我們自然也發現了好多好多故事,但是每段故事的背後,又擁有著更多的故事。在蓮苑裡面,我們遇到了宋建梁,他是那眾多故事的一個典型,蓮苑願意幫助的,不是那已經擁有很多資源的家庭,而是真正需要幫忙,卻又無法伸出援手的小孩。蓮苑不重視成績,卻異常重視品德,品德是一個人的根基,這個支撐著一個人的外來的重要肢幹,是不能因為任何一點錯誤而導致他的路偏了,我們遇到了,就要去努力解決,因為也許我們人生裡面不會遇到第二個他,卻也許可能遇到第二個蓮苑,因為關於小孩子,這樣的環境是非常需要的,我們需要蓮苑來幫助社會,不是因為他幫助了一些人,而是他實現了一些價值,在一個小孩子的身上,我們了解了更多。
回到了台北,我們看著他的父母接走他的畫面,心裡忍不住的擔心著他的未來,他很聰明,父母都是律師,他什麼樣的資源都不缺,卻不會與人相處,他充滿著很多能量,一直持續的發光發熱,我們親眼的見識過,一切都很真實。我們由衷的希望他能夠找到自己的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活著,當然,蓮苑一定也會是他的選擇,雖然我們不是蓮苑雇用的員工,但是我們卻願意相信,也許蓮苑是最適合他的地方也說不定,畢竟我們都已經見識到了很多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