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馬祖南竿鄉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 邱卉君

馬祖漢堡於是誕生
在馬祖馬港商圈的街頭,有一家叫做「超群」的小店。招牌因海風與鹽分早已褪色,但走近時,仍能聞到餅香混雜著炭火的氣息。
超群本來並不是以繼光餅起家。他早年開的是一家麵包店,烤的是常見的台式麵包與甜點。那時候馬祖還沒有便利商店進駐,鄉民與軍人幾乎天天都會來光顧,買菠蘿麵包、西式漢堡、吐司、三明治。可是隨著 7-Eleven 的進駐,這些日常麵包逐漸被取代,消費者的口味也改變了,一些在地的雜貨店、麵包店都被連鎖便利商店打敗了,讓老闆不得不面臨轉型的抉擇。
味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延續
馬祖有一種自明代流傳下來的麵食——繼光餅。傳說戚繼光將士出征時,為了方便攜帶食物,便在餅上鑿洞,串在竹竿上隨行。馬祖早年的家庭多會烤這種餅,作為儲糧。老闆靈機一動,決定從這個古老的食物中找到新契機。
在向一些做繼光餅餅的老師傅請教的過程中,也有了一些新想法。他並不只是單純復刻,而是把繼光餅重新「創新」。
傳統的繼光餅乾硬、沒有包任何餡料,通常要配湯或茶才容易入口。但老闆想:如果能把它變成像漢堡一樣,讓年輕人、觀光客也願意嘗試呢?利用原先西式漢堡的內容配菜,將麵包皮換成馬祖在地特色的繼光餅。他開始嘗試在繼光餅裡夾入豬排、煎蛋、起司,甚至加上生菜與醬料,做成一種「馬祖漢堡」。這種看似中西合璧的組合,竟然意外受歡迎。尤其觀光客,更是覺得既有地方特色,又方便帶著走。
有人會懷疑:這樣的轉型會不會困難?
他已經烤過幾十年麵包,有原先做麵包的底子要改做繼光餅並不難,難的是能不能接受市場變化,放下原本習慣的東西。
便利商店的衝擊,逼得他必須重新思考,而他願意去試。從「超群西點麵包城」變成馬祖知名的「超群繼光餅」,這份彈性,讓他挺過了那段艱難時期。
後來馬祖的觀光客數量一年比一年多,超群的繼光餅逐漸成為馬祖的必吃美食。不只是當地人喜歡買來當早餐或點心,觀光客更是一定會排隊購買。有些人還會特地買冷凍包,帶回台灣本島,回到家自己烤熱重溫馬祖的味道。
繼光餅成為馬港名片
馬祖的海風很鹹,而正因為有這種簡單卻飽滿的味道,才顯得格外踏實。
做過美式漢堡,也做過甜麵包,但最後還是靠這個「古早餅」闖出名堂。也許就是這樣吧:最接地氣、最能和地方文化緊緊扣連的東西,才真正能留住人心。繼光餅表面炸得焦黃,咬下去外酥內韌,這種韌性也正是超群這家店的精神縮影。
今天當你走過馬港商店街,遠遠就能看到「超群」前的小排隊。有人是第一次來嚐鮮,有人則是老客人,每次回台都一定要買。餅香在風中飄散,不只吸引人,也提醒著我們:
「一個地方的味道,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在傳統與創新的拉扯中找到新的出路。」
作者小檔案

來自苗栗竹南,喜歡衝浪、喜歡潛水、喜歡海,也喜歡到處旅行。
高中曾在加拿大生活過十個月,對世界有了更多好奇。
同時也是插畫家,經營自己的插畫品牌,畫畫、擺市集是日常的一部分。
雖然熱愛冒險,但遊樂園的雲霄飛車我真的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