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南竿鄉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組員小檔案

詹家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大家好,我是詹家崴,也可以叫我咕嚕,因為我常常肚子餓,肚子就會咕嚕咕嚕叫。我喜歡吃布丁和壽司,也很認同一句話:「除了筷子,什麼都可以放下。」我是個喜歡用鏡頭和文字記錄生活的人,總覺得只有拍下來、寫下來,才能真正留住當下的感動和故事。畢竟,我是一個健忘的人,不記下來,很快就會忘了。對了,我超級喜歡狗狗,差點忘記說!

邱卉君
天主教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學系服飾行銷組
來自苗栗竹南,喜歡衝浪、喜歡潛水、喜歡海,也喜歡到處旅行。
高中曾在加拿大生活過十個月,對世界有了更多好奇。
同時也是插畫家,經營自己的插畫品牌,畫畫、擺市集是日常的一部分。
雖然熱愛冒險,但遊樂園的雲霄飛車我真的沒辦法⋯
服務成果
服務簡介
一、與社協同行:服務與陪伴
1.淨灘活動:和馬港居民一同清理沙灘垃圾,守護海洋與社區最珍貴的海景。
2.社協活動影音紀錄:參與社造計畫與農再計畫的活動攝影,把社區的努力與笑容留在影像中。
3.長輩共餐與送餐:協助備餐、分送餐點,把熱騰騰的餐食與關懷送到每位長者手中。
4.到府關懷與量血壓:協助長者測量血壓、關心生活近況。
二、走進日常:社區中的溫暖陪伴
1.日常陪伴:陪伴長輩聊天、散步和種菜,讓生活多一份關懷與溫暖。
2.行動染髮:到長輩家中幫長輩染頭髮,讓走秀活動更有儀式感。
3.《一起來玩扭扭棒》手作課程:陪伴長者進行簡單手作,找回童心。
4.《廟口舞台秀》廣場舞活動:帶領長輩們一起跳廣場舞,讓身體動起來。
5.《回到十八歲》紅毯走秀:邀請長輩盛裝走紅毯並拍攝沙龍照,留下自信與光彩。
三、聆聽土地:影像與故事
1.拍攝《消失的後澳》紀錄片:透過訪談與影像紀錄,追尋村落變遷與居民記憶,保存後澳村逐漸消逝的歷史足跡。
2.撰寫「超群繼光餅」之在地故事:走訪老店,記錄這份傳統美食背後的人情與文化記憶。
四、設計與藝術創作:描繪我們眼中的馬港
1.馬港散步地圖設計:以插畫結合平面設計,規劃散步路線,讓遊客能輕鬆認識馬港的人文與景點。
2.商店街必吃推薦:設計「本店必吃美食」海報,協助在地店家行銷。
3.似顏繪:用一筆一劃畫下居民的神情與笑容,留下彼此相遇的紀念。
4.風景寫生紀錄:坐在街頭與海邊,把眼前的景色畫下來,留下屬於我們與馬祖的共同記憶。
5.成果展覽《我們眼中的馬港》:展出蹲點期間的照片、手作作品、設計成果、似顏繪與沙龍照,呈現我們眼中的馬港。
🔗數位線上展覽:https://virsody.io/exhibition/inmatzu0711
蹲點心得
在地故事
蹲點日誌
2025.07.13
《社造的起點》
一張桌子慢慢變熟的距離
今天,我們在社區辦公室協助進行第一場社造活動,主題是「瓦楞紙箱再造花瓶」。
材料是平常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被丟掉的瓦楞紙箱。
我們先將紙箱剪成簍空的梯形紙板,撕去其中一面,讓...
2025.07.11
《島日常觀察記》
今天登島了,陰雨中的馬祖,
像被套上了一層灰階濾鏡,
所有的顏色變得安靜,街道也慢了下來。
我們走進霧氣與潮濕,開始第一天的觀察⋯⋯
今天是初探社區的一天,
第一次走進社區發展協會的辦公室,
我們...
2025.07.11
《馬港:我們即將生活的地方》
關於我們
《Wah!要趕不上船了啦!》
名字來自馬祖不可預測的船班,也代表我們初來乍到對島嶼節奏的不習慣。
我們是卉君和家崴,這個暑假在南竿馬港!
用創作者的眼睛,感受這座島的浪、風、與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