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花蓮鐵份部落 - 盧昕妤

鐵份的居民都說:「辛苦你們了!我們這小地方沒什麼好拍的… …」。但對我來說,鐵份是塊小而美的寶地,裡面蘊含著大量的文化、產業、情感交流,我體會到許多出乎意料的震撼與感動,也在這裡開始了我人生中許多的「第一次」。

 

【我的第一次】

第一次學阿美族語,有許多有趣的發音,在學的過程中總是引起現場一陣歡笑。而我也很喜歡說Amis,讓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一大步;第一次看到真人版的「頭目」,原來是如此和藹慈祥的人,而且竟說著一口標準的國語呢!頭目平常話並不多,但臉上總帶著淺淺的微笑。

 

第一次參與豐年祭,非常幸運的全程體驗,跟長老們一起坐在椅子上,聽著他們用阿美族語說著部落的往事,似懂非懂地從他們的表情中融入他們;第一次坐在秀姑巒溪中央,享受著剛捕到的鮮魚大餐;徹底了解阿美族各種習俗的緣由和階級制度:搶旗儀式是為了表達對長老們的尊重、捕魚是訓練青年們的技能、迎Klass(部落最年長者)的儀式是為了表達對阿美族文化的重視… …。

SAM_3734.JPG

第一次穿著阿美族服飾、跳著阿美族舞蹈、唱著阿美族的歌曲、情人之夜被牽往青年群中、在豐年祭晚會上和他們勁歌熱舞一整晚… …。我用身體力行去感受他們對於自己文化的認同和重視,感染了他們的團結和熱情,深深感覺我已算是半個阿美族人了,並且引以為榮。

 

第一次站在廣闊無際的稻田旁,看著農夫們輪流揹著器具,一步步地在細細長長的田埂旁施肥;第一次站在海岸山脈上,看到許多新鮮的水果,原來是長在這樣的果樹之上;第一次親手摘下柚子樹上的柚子,在一旁的大樹下撥開品嘗,提早採收的柚子有些酸酸的,卻早已被居民熱情的氣氛所淡化。提早吃到今年的文旦,我好幸福。

2 (3).JPG

【語言的斷層】

我們在鐵份部落和當地的小孩子相處時,卻意外的發現孩童們之間完全都用國語溝通,從外地返鄉的青年也是用國語在聊著天,會聽到阿美語的對談只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但他們和家中子女溝通多數也用國語。原來在戒嚴時期,青年們被禁止講母語,在學校均用國語教學,而這群青年現在到外地工作,也多用國語溝通,以至於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也都習慣用國語。在詢問青少年後竟然得知,有許多的孩子連阿美語的名子都沒有!而他們的名字是由長輩傳承下來的,非常具有文化意涵,卻即將消失。我忍不住為阿美族未來的語言傳承憂心,這麼重要的文化一定不能消失阿!

 

【無可奈何】

我們在鐵份部落的半個月,碰巧遇到難纏的颱風-天秤,我也十分擔心當地即將收成的柚子田。當我緊張地詢問他們:「要怎麼辦呢?」,他們卻淡定的回答我:「聽天由命啊!」,對他們來說,每年經常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就算沒有颱風攪局,收成後常常沒有完善的販售管道而滯銷,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地的農人年齡偏高、沒有向外界銷售的能力。多數的他們,收成後就每天在家中,被動地等著其他地區的果農開車過來收購。但每年幾乎都會有一大批的柚子被丟到西河下游。在這的柚子產量佳,卻苦無買家,只能狠心地放棄這一年來的心血。

 

【一輩子一家人】

在鐵份部落裡,每個族人間有著深不可分的情感,老師對孩子們的呵護、青年間的互動,耆老對孩子們的關愛等,與在都市裡的個人自掃門前雪有極大不同。我想最大的原因來自--對鐵份的歸屬感、從小一起玩鬧著長大的情誼、密不可分的階級制度、且部落裡的五大宗族,使每個人間都有親密的血緣關係。進到鐵份,會感覺你走進一個大家庭,而非一個村落。

7 (2).JPG

離開鐵份部落,心裡頭還有許多不過癮。回到家中,趕緊上傳照片到臉書上,相簿名稱:「我是半個Amis」,鐵份部落的青年竟回應我:「你是了!」。我好滿足,我一定還要再回到鐵份。

作者小檔案

盧昕妤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991年4月出生在高雄市西子灣碼頭邊,喜愛音樂、閱讀。目前就讀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管系四年級。從來沒有深入接觸過鄉鎮部落的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外向的個性,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