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台中 天恩社區關懷協會 - Day6 一顆蛋的重量,一份信仰的力量
本該準時與房東阿公阿嬤一同前往協會參加主日學課程,結果發生了點小意外,似乎忘了設置鬧鐘...真是個早晨小插曲。睡過頭二人組直到快十一點才匆匆趕到。在門外就聽見宣教士渾厚有力的聲音。推門而入,是一幅安靜而熱烈的景象。孩子與長輩、家庭與信仰,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聆聽,投入其中。
這是我們第一次走進教會,也是第一次參與主日學。課程結束後,眾人唱起聖歌,彼此握手、擁抱,那是一種超越語言的溫暖連結。淇在一旁紀錄著這一幕,欣則被這樣的氛圍深深包裹。有個熟悉的奶奶走了過來,輕聲問問欣:「可以抱抱妳嗎?」那一刻,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不只是宗教,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純粹而深刻的信任與擁抱。
中午用餐時,宣教士老師特地走到我們身邊,熱情地說:「你們是淇和欣嗎?我們有在追你們的粉專耶!」被稱讚是「很棒很偉大的人」,我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心裡知道,真正偉大的人,其實是牧師爺爺與協會內的每一位夥伴。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無私奉獻著一種不容易被看見卻十分堅定的愛。欣平時是個十分理性且實際的人,來到天恩後的每一刻卻總柔軟到快要落淚。
下午,我們跟著牧師爺爺、奶奶前往一斤麵包店,販售協會的「天恩蛋」,並採訪了麵包店的老闆。老闆問我們:「知道牧師怎麼賣茶葉蛋嗎?」我們疑惑地搖了搖頭。他便請我們去窗邊領兩顆象棋,我們跟在一位熟客阿姨後面走向攤位。阿姨笑著把象棋遞給牧師爺爺,奶奶隨即打開保電鍋,裝好對應數量的茶葉蛋。阿姨邊拿邊說:「你們的蛋真的不一樣,沒買到的話會一整週都在想念天恩蛋的味道。」
輪到我們遞上象棋時,爺爺奶奶也親切地介紹這套象棋制度。客人在店內消費滿額可獲得象棋,再來攤位換茶葉蛋。老闆再根據象棋數量與牧師對帳。原來當初老闆想直接捐贈麵包給協會,但因協會已有穩定的麵包來源,爺爺擔心這樣反倒會浪費了老闆的心意。老闆才才決定用這種互利共好的方式支持孩子們。爺爺奶奶擺攤於門口,與每一位來往客人寒暄、分享、傳遞愛。這些日常的小動作,就像一顆顆熱騰騰的茶葉蛋,為這個社區注入了溫柔而堅定的溫度,也讓幫助成為一種流動的善意。
「我們不能因為沒看到,就當作問題不存在。會看不到,是因為有像牧師這樣的人一直在代替我們守護著。」老闆的一番話讓淇欣頗有感觸。同樣是在大肚山上,我們在東海遇見的孩子,大多衣食無憂;而在另一端,卻是許多等待被看見的孩子們。而這之間的連結,靠的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大人們,替這群孩子鋪出一條不那麼難走的路。
老闆說,他也是因為自己當了爸爸後,才開始理解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愛。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牧師、幫助協會、幫助這群孩子們。
我們從未想過,一顆蛋可以有這樣的份量。它不只是蛋,而是一份連結社區與孩子的溫度,是一種信仰的具體形式,是許多平凡人日復一日的小善,堆疊出的大愛。